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旧社会过年习俗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旧社会过年习俗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在七十年代,是怎么过年的?
七十年代的人,经济条件没有现在好,但是过年的喜庆不比现代人差。八毛六分钱一斤的猪肉买上三五斤,就过年了。孩子们穿着妈妈做的新衣服,尽情的玩。没有春晚,家家有广播。不唱流行歌,都爱唱样板戏。
凭票供应,凭本买粮,沒有鲜菜,冻果冻鱼。,,,,,给小孩买套新衣服,听收音机。到井挑满一缸水,准备豆杆半夜者角子。角子大多是酸菜馅的,炒一盘瓜子,少量糖块。,,,,,,喝当地酒厂瓶白酒,放一掛洋鞭,小孩提着纸糊的小灯笼。,,,,,给长辈扣头,小孩有几毛压岁钱。,,,,,
记忆深刻的就说七六年吧,猪肉一元羊肉六角,满大街帖标语“反击右倾翻案风”,家家放鞭炮,在东方红的乐曲声中,打着红旗,举着***像,拿起工具去平田整地,热闹极了!中午进门有煎肉拉面,那个香啊!关键是没愁的事,没怕的事,有***给撑腰作主,即便天塌下来也难不倒中国人!
记得八零年左右吧,每年除夕年夜饭后,父母领着很小的我和哥哥,去离得很远的朋友家看电视,看到10多钟回家,放炮后睡觉。
那时晚上提个蜡烛小灯笼,出去放炮,放的都是“丰收小鞭”,都是拆开一个一个放的,那是过年最快乐的事情。
在我们农村,那时候还很落后贫困,没电所以现在玩的那时候都没有。年三十还要跟大人一起去给生产队往山上的地里面挑上几趟粪,下午才能休息。过年也没有什么准备,只要能只上一顿饱饭就不错了。可那时候玩的高兴坏了,三十晚上点上个煤油灯,和小伙伴们拿上几个人凑钱买的新***牌,打升级,三五反,抽王八,四水等游戏。玩的热闹极了,一直玩到正月初一天亮,就和大人一起给庄子上的老人拜年。你能玩的就这三天功夫,初四日开始又要帮大人干活挣工分了。在假期尽量要多挣工分,才能多分点粮食。那时候生话虽然艰苦,但人都很高。现在是生活水平提高了,可没有那时候过年的气象了。
过年前的习俗你知道哪些呢?
我记得小时候爷爷奶奶教我的顺口溜是,二十三,打发爷爷上了天(指灶王爷上天言好事去),二十四,割下对子写下字(以前对联都要自己写,我还记得小时候,一到快过年,街坊邻居能拿来一厚打割好的红纸让爷爷帮着写,往往爷爷要忙到二十九、除夕才开始给自己家写),二十五……好像有点忘了。
不一样的地方,习俗不同。就算一样的地,习俗也老不同,年轻人有年轻人过法,老辈的人讲究的多。我简单说一说,我家里怎么过年的。
记得我小时候,早些日子,家里是需要先拜灶王爷,他掌管人间烟火,他是要上去报信儿的。年跟了就要“祈天”,准备一张桌案,摆上几个“碗儿”(根据家境鸡鱼肉蛋选着来),灵一小碗,满麦糠,一道黄纸,敬上一柱香,祈天。祈祷来年风调雨顺。后面就是准备祭品,家里的男丁上坟啊,告诉祖辈一年的情况,放一挂鞭,然后多烧纸钱,让祖辈们拿钱过年,也让祖辈们来年多保佑后辈们。回头的道上,不忘帮奶奶扯几支桃树新枝,拿回家里,插在门前,这叫新桃换旧符。到了下午就是老爸挥毫泼墨的时候了,一幅幅新鲜出炉的春联贴门两旁,一张“出门见喜”贴在门口对面。一张张“酉”字贴在粮垛上。车上贴出入平安,卧室床头贴身体安康,牲畜圈里贴槽朱兴旺。大大的福字倒贴在堂屋中间。差点忘了,还有一个最重要的,我们那儿俗语叫:过门钱子。放在门顶与春联的横批连接。接下来就是年夜饭,一大家人吃饭,这个时候小孩子们也是跟着大人偷喝点小酒的机会。吃完饭,爷爷奶奶爸妈看春晚,年龄小一点,打***,打***,再小一点,出去放鞭炮耍。这样一直到凌晨12点,完成一大家人的守岁。这时候外面,赶早儿的人,已经响起来鞭炮。我们在鞭炮中去睡。
第二天,我一个早起床,还没来得及洗漱(小孩懒觉起晚了),先去门口把一串高挂的大型鞭炮点着,轰轰轰的巨声中喜盈新一年。我趁着大部队还没走,抓紧洗脸,换身新衣服,后面是跟着大部队(同族本家同辈份),去各家长辈家磕头拜年。每进一户长辈家,二十多口子晚辈齐齐下跪,那也是相当壮观的画面。这时候长辈们高兴把晚辈拉进去吃饭,年长一点的,喝一点小酒,年龄小的,装一兜的坚果。就这样一家家的给几十家长辈磕头拜年。拜完十几家,时间也近十点了。然后与叔家兄弟姐妹们近十个人,又都聚到了奶奶家,因为奶奶这个时候刚下好特殊的饺子。因为这一锅饺子里的某些饺子,被奶奶包一枚硬币,一颗大枣,一枚“福子”。吃饺子时候能吃到这些东西,那代表着接下来一年都是好运。这时候小家伙们放开肚皮吃,就为了能吃饭特殊饺子。这时候,屋门口土盆里,爷爷晒了整夏天的十几年的松树根已经燃烧过半,随之松木燃烧的香味散漫了整个屋子。小家伙们开心的“拼命”的吃水饺,爷爷奶奶开心看着我们。这就是我家里――年的味道。
《北京的春节》课文里北京人是怎么过春节的?
北京春节的习俗有:腊月初八:吃腊八粥、泡腊八蒜;腊月初九至二十二 :孩子们买杂拌、爆竹、玩意、大人们准备年货;腊月二十三 :放鞭炮,吃麦芽糖,江米糖;腊月二十四至腊月二十九:准备年货 做大扫除;除夕:穿新衣、贴对联、贴年画、放鞭炮、守岁;正月[_a***_]:男人们到亲戚家、女人们在家接待客人、小孩逛庙会;正月初六:店铺开张、伙计们轮流逛庙会、天桥、听戏;元宵: 张灯结彩、放花炮、看花灯、吃元宵。《北京的春节》是现代作家老舍1951年创作的一篇散文。文中描绘了一幅幅老北京春节的民风民俗画卷,表现了春节的隆重与热闹,展现了中国节日习俗的温馨美好,同时对比新旧社会的春节,突出了新社会移风易俗、春节过得欢乐而健康,表达了作者对新中国、新社会的赞美。全文充满北京味儿的朴实语言,陈述朴素自然,不事雕琢,流畅通达,又有极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旧社会过年习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旧社会过年习俗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dfmw.com/post/424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