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仪征人过年习俗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仪征人过年习俗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中元节就要到了,你们会用哪种方式祭祖?
还是偏向于传统方式。如果离家近,就上坟,如果离家远,就可以在家门口。上坟的话,可以***族人,共同行动,既壮自家声威,又团结宗族邻里,何乐而不为?离家远的话,也可以在自家门口十字路边设坛而祭,当然,我们要注意文明祭祀,不给路人不给市政添麻烦。
现在在网上设坛祭祀也是一个好主意,省时省力又环保。
在我们黔东南,中元节给先祖或逝去的亲人烧包是不可缺少的一道流程。但过节却不统一,有的姓氏以十二为节,有的以十三、十四为节,因为是遵循先辈流传的传统,后辈不轻易更改。我族以十四日为节,这两天正在给先祖们装包呢!
中元节是农历的七月十五日,中国岁时节令有所谓"三元",指正月十五上元,七月十五中元和十月十五下元。中元比较特殊,道教称为中元节,佛教称为盂兰盆节,民间俗称鬼节,这是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在汉字文化圈尤其受重视,古人比今人要讲究得多。这个节日据说从北魏开始正式设立,到两宋最盛,和佛教、道教节日并合后,影响更大。相传中元前后三天地狱大门打开,阴间的鬼魂会放禁出来,有子孙、后人祭祀的鬼魂回家去接受香火供养,无主孤魂就到处游荡,徘徊于任何人迹可至的地方找东西吃。所以路口、河边一般都会烧化一些祭品,布施、超度孤魂野鬼,防止它们为祸人间,祈求鬼魂保佑家宅平安,也增益自己的阴德。中元节作为僧、道、俗合流、人鬼共过的节日,构成了独特的民俗文化景观。
我们今天过中元节的目的是培养修德感恩的心理习惯,祭奠先人是最自然的,烧纸放灯都可以的,当然也可以加入新的***形式,也可以像西方的万圣节那样过,但一定不要抵消传统节日的敬畏感和庄严感,传承和创新传统文化的特质最好。
我们家乡的中元节是每一年的七月十四,七月十五,这两天。
具体的祭祖方式有以下三种:
第一种方式是请回己故先祖吃饭。就是在每一年农历七月十四,做一桌香喷喷饭菜,然后,倒上酒水,点上香蜡,烧点冥币,招回已故先祖吃饭。
第二种方式写包封。每一年农历七月十四,打制冥币,并写上已故先祖姓名之后,再封装好。
第三种方式是烧包封。每一年农历七月十五,送七月十四招回家中吃饭的已故先祖出门,并给他们烧包封,告知其可以领受此冥币去阴间花费了。
后天就是中元节(即月半节)。随着各地习俗不同,有十四日午后到傍晚送老客老客菩萨的,有十五日午后到傍晚送老客菩萨的。我的老家就是十五日傍晚送老客菩萨。
祭祖的方式也有所不同。像我老家从农历7月初10起到15日,天天都祭祖,一个宗族的的人分户轮流祭。酌备一些菜素,如鱼,猪肉,鸡肉或鸭肉,(故称鱼肉三生)蛋,豆腐,蔬菜等等。备五到七个菜,多少不一,只能成单,不能成双。一日三攴,攴攴都敬。
到了十五日傍晚在堂屋里摆上两俩张桌子,备上的那些菜摆设在桌子上,一般每桌七个菜九个莱,另备五到七个碗饭,五到七双筷子,五到七个酒杯,备齐之后,点亮蜡烛,点然香就开始祭祖。烧纸钱,放鞭炮。
大约祭时I0一15分钟,把桌子上摆设的全收起。等到人们吃了饭之后,再摆设一些点心,也是五到七盘,茶五到七杯,点亮蜡烛,香,烧纸钱。准备送老客菩萨走。大约5分钟过后把桌上的摆设收好。然后,各家各户陆陆续续把事先准备的纸钱,香包,等其他祭祀品要烧给先祖的拿去路旁或河道边,点亮蜡烛和香,就开始祭烧。放鞭炮。有的即放鞭炮又放烟花。火光辉煌,还相当热闹。其他地方在中元节祭祖方式我不太了解,中元节祭祖各地可能都不同。
不忘先祖恩德是每个做后人的孝道。感恩先祖是人们共认的美德。以孝为先,以义为人,以和为贵。以勤至富是人生的价值观。我们必须把祖先的优秀文化世世代代传承下去。不要去做一个可职的人。让人唾骂。
高邮八景传说?
“秦邮八景”:“西湖雪浪、露筋晓月、甓社珠光、邗沟烟柳、神山爽气、耿庙神灯、玉女丹泉、文台古迹”!
“神尧仙山雪浪飞,晓月明灯玉女回,甓珠西湖邗沟柳,文台东门龙裘堆”!
“耿庙神灯”是介于“实与虚”之间的一景,“耿庙”又名“七公殿”,宋仁宗时的“通判”耿德裕,山东兖州府东平州梁山泊人,兄弟辈中排行第七,人称“七公”。
耿德裕为官清廉,后弃官隐居高邮,皈依佛门,吃斋念经,禅座前长明灯彻夜不熄,平日抚恤孤寡,周济贫民,为人治病,从不收费!
传说七公“仙风道骨”,常坐在一个蒲团上,在高邮湖上“飘来飘云”,七公81岁去世,人们在他常游憩的甓社湖边建起“七公殿”,又称“耿庙”,七公“显灵”的记载和传说颇多!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仪征人过年习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仪征人过年习俗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dfmw.com/post/422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