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新春过年习俗视频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新春过年习俗***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你印象最深的春节习俗有哪些?
要说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放鞭炮,帖对联,吃年夜饭,拜年领压岁钱。六、七、八十年代的农村,可以说生活条件是非常艰苦的,农民一年四季都在劳作,就盼着过年能吃上一顿丰盛的年夜饭,能睡个安稳的踏实觉,能有时间走走亲戚,拜个年。小时候,我记得最高兴的事就是过年了。大年三十上午,各家各户都在为晚餐做准备,杀鸡、宰鸭、破鱼(湖南土话,就是打整鱼,是年三十晚上必备菜。)、炖肉、炒菜……这顿年夜饭就是再穷的家庭,也要弄十个八个菜。吃年夜饭前,也就是4、5点钟左右吧,鞭炮声就开始噼里啪啦响个不停,此起彼伏,震耳欲聋;那气氛真是热气腾腾,热闹非凡,就是再近距离的说话声也难以听清楚。鞭炮放完过后,就是贴对联了,这是必须走的一个程序,也是晚餐前做的最后一件事。一切准备就绪后,一桌丰盛的晚餐就开始吃了。不喝酒的家庭,年夜饭可能早点吃完,而喝酒的家庭,有的可能2、3个小时也吃不完。这一顿饭,可以说是一年中最丰盛的,也是最圆满的家庭聚会,大家脸上都是挂着幸福的微笑,大家心里都是装着甜蜜的快乐。
过年时小孩子最高兴的事莫过于领压岁钱。我记得那时我们农村给的压岁钱也就一角钱💰,两角钱💰的,可能富裕的家庭有给五角、一元的。就是这一角钱,也能把人乐坏,因为那时一角钱也能买到很多东西,比如说糖果、鞭炮、铅笔、作业本什么的。
这是小时候在农村过春节时最难忘、记忆最深刻的一些事,四十多年过去了,还是那么熟悉,那么亲切。时常感慨苦涩和辛酸的童年和少年有过痛苦,也有过欢乐。但愿这份难忘的经历永记心头,见证时代的变迁,怀着感恩的心,赞叹新时代赋予我们美好的新生活。
我印象最深的春节习俗就是拜年:从初一天朦朦亮开始先给爷爷奶奶跪拜磕头后就随着大人到同家族的长辈家(爷爷的弟兄)拜年,集结一些晚辈到村东同族长辈家(爷爷的堂兄弟)拜年,因不出五服都算作一个大家族,见长辈都要下跪磕头的。(家家户户屋里地上都铺些麦秸之类的干草)上午街上来来往往地拜年的人很多,大人们见面双手抱拳作揖说些恭喜发财之类的话…小孩子感兴趣的就是放鞭炮,我在地上捡了一些没响的小鞭……
农村过春节,习俗多多。
俗语:吃了腊八饭,就把年来办。腊八吃米饭,过去我们这里米饭大都是黄小米煮的,家中栽有枣树的农户,这天还要给枣树喂米饭,让枣树来年结枣多多。
过去,过了腊八,农妇就张罗淘麦,磨面(过去用人推磨或牲口拉磨磨灭)。腊月二十三祭灶,这一天,各家都要清扫厨房,灶门口贴灶爷像的揭下来,给灶王爷嘴上抹上糖稀,焚烧灶爷像,让其上天嘴甜只拣好听的报告玉帝下情,或有一说,糖稀粘嘴,灶王爷张不开口,就不会向玉帝状告下民。接着揭锅清灶,给风箱笈上鸡毛。
祭灶之后,家庭主妇就起面糊,面糊起好之后就和面蒸过年的馍。
过去蒸过年的馍,一大早就要起来和面,做馍需要一天。这一天,大人往往把孩子哄出去玩,尽量不让孩子在家,因孩子嘴无遮拦,好说,恐得罪了家神,蒸馍不光不大。当然,过去生活贫困,蒸白面馍也只是两锅,其余是做团子和菜馍。团子是玉米面中裹切碎的红芋块,菜馍是杂面皮包干菜。
腊月二十七八农家主妇还要过油炸丸子,炸卷煎,炸肉饼,一是人吃,二是给神灵上供。
腊月三十或腊月二十九(没三十的年份)中午贴对联。下午,家庭主妇在家包饺子,家中男丁去上林给故去的先辈送纸钱。晚上在灶门口贴上请来的灶爷像。
正月初一早起,家庭主妇下饺子,男丁放炮。吃过春节饺子,家庭主妇在当院摆上桌子,桌子上摆上供品,祭天,祷告天爷保佑全年风调雨顺,全家平安。
男丁聚同族人到田野上坟给已故长辈逐坟磕头拜年,家庭主妇带着孩子到各家长辈屋中拜年,长辈端出焦叶红糖招待晚辈,并掏压岁钱。
谢谢邀请:
印象最深的就是小时候,家乡比较有威望的人,组织起了在一个地方摆上供品,上香烧纸,说叩谢上苍庆来年风条雨顺,五谷丰登。先由长辈叩拜,后按辈分行礼,最后到各自家中拜年问后,吃过饭后看一些活动,舞龙,舞狮高翘和一些民间戏曲等。
谢谢大家!
要说印象最深的春节那还是小时候的事情了,因为印象最深,每过春节就会在脑海出现,早上5点左右我跟弟弟起床,穿上母亲做好的新衣服,因为是在农村柴火锅下饺子,母亲下饺子前先把两个饺子在柴火里烤熟,我跟弟弟一人拿一个烤的黑乎乎饺子,藏在门后吃完,因为小不懂也不问就跟弟弟藏门后吃完,长大后问母亲为什么要藏在门后吃烤的饺子呢?母亲说怕我们晚上出门怕黑胆小,过年吃了烤饺子就不怕了,我也不知道是不是我们那里的风俗,我认为那是母亲对我们的爱吧!
你知道的那些农历春节习俗都有哪些?现在都还存在吗?
这个说起来就太多了,我就说说我们那的习俗吧。
第一就是农历二十三过鸡灶,老头对老奶奶笑。通俗的说就是小年,但也寓意着新年的即将到来。主要是吃饺子~~!
第二就是上坟,上坟要趁早,这样远去的亲人才有钱有时间去置办年货哈😄
第三就是扫尘,基本都是弄点松树枝捆在竹竿上,把屋顶够不着的地方灰尘和蜘蛛网打扫干净,准备过大年。
第五,应该就是给孩子买新衣服吧😄每年的新衣服都是三十晚上放床头,初一早晨穿着去拜年。
第六就是炒糖,炒花生瓜子。
第七,可能就是包饺子吧。
第八应该就是过年,拜年,收红包了!
第九还有买红纸写春联~~!
广东[_a***_]老家的过年习俗都在,春节前需要拜神,买年货,做甜粿(过春必备的甜食),***联,买新衣服,年三十中午,一家围坐在一块,吃个围炉饭,发红包,初一不许扫地,年三十到年初一不许洗澡。初二给亲朋好友拜年。
所有的习俗都在,只是,近几年,严禁放鞭炮,少了一些年味
关于中国传统春节,各地的习俗你都知道哪些呢?
谢谢邀请!
春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过春节,全国各地的习俗大概都是一样的。
就河南的习俗来说,腊八节喝“腊八粥”。过去的岁月,农村也就是在中吃顿咸米饭,条件好的家庭,把大米和小米掺在一起放到锅里熬,熬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把盐和切好的红萝卜、白萝卜和***放锅里,用勺子搅匀,一直熬到熟,就代替腊八粥了。腊月二十三,拜财神,积灶,认有干儿干女的,逮一只老公鸡,由父母领着去看望干爹干妈。腊月二十四,开始大扫除。腊月二十五,磨豆腐。腊月二十六,到集市割肉,或杀猪宰羊。腊月二十七,杀小鸡。腊月二十八,贴年画。年画,有春联,有福字,有钟馗像,有红色图案的窗花。腊月二十九,灌壶酒。腊月三十,就是除夕,放鞭炮,点长明灯,全家围坐一起吃饺子,喝酒聊天,守岁,家人为晚辈准备压岁钱。大年初一,放鞭炮,晚辈给长辈跪头拜年,长辈发给几毛钱或者几分钱的压岁钱。大年初二,到舅舅家去拜年。大年初三、初四,到姑家、姨家拜年,一般都是带果子。大年初五,也就是破五,放鞭炮,吃饺子,喝酒。大年初五一过,年味渐淡。正月十五,闹花灯。提前用红纸把灯笼扎糊好,正月十五傍晚开始把油灯点燃,挂在大门两侧。也有孩童聚在一起比花灯的。
正月十五一过,年就算过完了。
以上是河南过年的习俗。但河南各地有各地习俗,大致程序就是这样的。
各位网友,你们那里过春节有哪些习俗,能交流一下吗?
在岭南地区,过春节是一年之中最重节日,年前有个冬至日,民间说冬大过年,是因为冬至过后白天时间渐长,接着是小年夜,灶王节,除夕夜!南方人没用上自来水时,饮水靠挖井水喝,所以喀斯特地貌的南方乡村,有很多古井,村民在除夕夜零点钟声响起时,青壮年纷纷挑起水桶到古井取上一担水,谓之为新水(通***),意为新年***好,万事如意,想啥有啥!现如今大部分村庄通上自来水,大家便在龙头取一杯水替代新水,这个习惯仍保留。大年初一春节,南方人早上不煮生食品,要煎粑粑或吃年夜饭的剩菜剩饭,长辈会挨家挨户给关系比较近的小孩派红包,统一的,不会偏多偏少。完了,带上年前做的炒米饼油酥果去玩,到晚上才回家,年初二,是新媳妇一定要回娘家拜年,并选定日子回夫家。这些是很传统的,有些地方聚居的人还会有自己特别的风俗,在此不多阐述。总之,中华之春节文化,有规有矩,只有***洋鬼子才啱之以鼻。
春节的喜庆气氛持续时间较长,各地民俗也不尽相同,但大体上可以分为通行民俗和地方特色民俗。
通行民俗:除尘、置办年货、贴春联、窗花、福字、穿新衣、放鞭炮、送灶神、给孩子发压岁钱、亲朋好友拜年、除夕夜当晚,也叫团圆夜,在这新旧交替的时候,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全家老小一起熬夜守岁,欢聚酣饮,共享天伦之乐,除夕北方有吃饺子的习俗,饺和交谐音,有相聚之意,又取更岁交子之意。南方有吃年糕的习惯,象征新一年生活甜甜蜜蜜步步高。正月十五各地都有闹元宵的习俗,一般元宵过后就意味着春节结束了。
地方民俗:这个就不好一一列举了,以我老家为例吧,除夕当天中午,会用刀给核桃树砍上几道口子,然后塞上米饭,给核桃树喂饭,其作用为放浆,到了下午会去祭祖。正月十四有个活动叫“送青蛙”,我们那管青蛙叫“qi me”,这一天小孩们会去竹林砍竹子然后敲碎竹子一段,做成一个灯笼形状,在里边放上蜡烛,外边糊上一层白纸,到了晚上,十里八村的小伙伴就举着灯笼,唱着童谣沿着田埂到处走,蜡烛快燃完的时候就将灯笼插在水田里,然后回家,通常第二天也是学校开学的日子。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新春过年习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新春过年习俗***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dfmw.com/post/414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