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陇南人过年习俗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陇南人过年习俗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甘肃陇南人过年原汁原味的习俗,你知道多少?
我们老家是这样的: 腊月二十三扫霉(彻底打扫卫生),晚上送灶花婆;此后几天相继备好取暖做饭的柴火、各种食材、杀年猪;腊月二十七八开始蒸馍馍,做豆腐、荞面凉粉,炸油果子,自己做蜡烛、灯笼等等;三十白天写好并贴上对联、挂灯笼,晚上吃长面或者饺子、迎接灶花婆,给逝去的祖先长辈亲人坟头上坟点蜡上香,同时给家里的家谱也要点蜡上香祭拜先人。晚上围着火炉唱书玩,尤其是小孩子和年轻人不睡觉要熬夜,正月初一早上天亮之前烧好罐罐茶,要先端给家里的老人关系亲近的老人,小孩子要早早地给老人床前磕头拜年并讨得压岁钱,除夕晚上和初一早上,饭做好后一定要先端一碗放在厅房上席神柜上敬献先祖先宗等等好多好多传统的年味习俗。
甘肃陇南历史悠久,文化底蕴非常浓厚,是羌族文化的发源地,当地的传统风俗习惯挺丰富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代代相传。陇南人过年的时候挺讲究的,大家准备得挺热闹的,年夜饭很丰盛的。我们常说小孩小孩不要嘴馋过了腊八即是年,从腊八节之后,陇南人就开始杀猪宰羊了,大家忙碌着制作腊肉腊肠,上街赶集置办年货。
一般年货会购买灯笼春联福字门神山水画,买瓜子花生糖果饼干水果,买新衣服新裤子等等。过年前,心灵手巧的妇人家在家里面制作花馍,蒸馍馍吃,一家老少一起包饺子,等待过年的时候吃。除夕当天,一家人张贴春联福字门神,大***高高挂起来,显得喜庆,很多人家要在吃饭前摆酒席祭祀祖先神灵,保佑家里面风调雨顺,家和万事兴,来年发大财。吃完年夜饭团聚之后,一家人坐在电视机前面观看春节联欢晚会。春节期间,陇南人会出门欣赏社火表演,参加灯会,大家玩得挺开心的。
谢谢!说的可能不是太全面,请包涵!
从腊八节开始,陇南人就忙活着过年的事情了。随着年关的逼近,农村人开始杀猪,炼制猪肉臊子,压洋芋粉条,为过年准备食材。
农历腊月二十三(或者二十四)这一天是农村里的小年,晚饭时,人们大多吃扁食(大概类似于饺子,但形状上有较大的差别。)等扁食煮熟之后,第一碗要献给灶神(有些地方的人叫做灶爷),然后点香、焚纸,这期间,家里的男主人会跟灶神嘀咕几句等(类似于祈祷——让灶神上天之后多给家里赐福)等到天黑以后,人们要送灶神上天(农村人称作转娘家)一般会点香、焚纸、鸣炮。
腊月二十四五之后到腊月三十的这几天,人们忙活着置办各种年集,尤其重要的是正月里拜年时候用到的“人情”(亲戚之间走动,少不了带一些礼品,对于长辈,年轻人多带一些茶叶或酒,这些便是“人情”。)
大年三十,农村人较为忙碌的一天。在这一天,妇女们要为过年做最后的准备,比如煎油饼,煮猪肉等,整个村子弥漫着香气。男人们呢,在这一天会贴对联(对联也有讲究,一般人家贴红对联,而那些有亲人去世的家庭,会贴白对联或绿对联。)还有就是要封包纸钱(给死去的人烧的钱币,事先用白纸做封面,把印好的钱币包起来叫做封包纸。)包好之后,拿着纸钱挨家挨户送到本村三年之类有亲人去世的家庭(这叫送纸)。当然,如果亲戚朋友家也在近三年有亲人去世,那不能在三十的这天去送纸,而要在初一的早晨去坐纸(拜年的时候连同将包好的纸放到亲戚家的堂屋的桌子上,这叫坐纸。)
三十晚上,农村人还有一个至关重要的习俗——接先人。天黑之后,在家门前的路口,用盘子拿着香、纸钱、蜡烛、茶水和酒水等,迎接逝去的亲人回家过年。凌晨,要接灶神回家。
大年初一,早晨天亮后,拿上香纸鞭炮等,去各个寺庙和家神庙里上香。然后去有亲人去世的亲戚家坐纸,吃过午饭后,就开始了拜年。
拜年也是有讲究的,一般情况下,先要给长辈家里拜年,如父母、老丈人家里是首要的对象。到了要拜年的人的家里,要给堂屋里的先人和主人家的长辈磕头,当然主人家也会给拜年的小孩子压岁钱。
时间到了初六以后,年也拜的差不多了,这时,人们开始为社火的事情做准备了
在你的家乡,还有“[_a***_]”的习俗吗?
暖房在每个地方的叫法不一样。在我们当地,暖房叫做炒房,和闹洞房什么的没有关系。只有家里买了新房子,都拾掇好了要搬进去住的时候,就会邀请亲朋好友到家里来吃饭喝酒。这种邀请也没有正式的请柬,一般就是电话联系。不过随着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现在很多人炒房的时候为了省事图方便会直接在家附近找个餐厅订几桌现成的,在餐厅一吃了事,完了再到新房子里坐着聊会天唠唠家常拉拉呱。因为中国人讲究礼尚往来,很久前炒房去家里做客的时候都会带一些礼物,一些小家电或者是自己产的农副产品之类的东西。现在没有带东西的了,除了那种很有钱的直接会买个大件给添置到家里去,一般都会在餐厅吃饭的时候就会随份子钱,和结婚随份子差不多的形式。
答主:旅游神坑希,望看完之后能给点个赞并关注我,与我交流旅行途中的各种趣事以及宁夏的大事小情。
在大连“暖房”被称之为“温锅”,绝非是“暖床”之前的铺垫哦!“温锅”是亲朋好友为祝贺乔迁新居而举行。过去的“温锅”是亲朋好友都买着家用必备的东西,例如,锅碗瓢盆送给搬新居的人,这就不免都买重复的,要想不重复还得事先沟通。渐渐地,随着时代的变迁,大家虽然仍然继续“温锅”,但是买东西的越来越少,直接送钱变得正常起来,起码主人想买什么就买什么。
其实,“温锅”也是一种礼尚往来。中国人最在意的就是这个,也有不少人通过“温锅”这样的习俗衍生出一些事情。有的时候,家里人通过“温锅”拉近彼此间的感情,让大家能够借此团聚一下,聊聊天。
大连年轻人“温锅”一般就是拿一瓶好的红酒,或者一束鲜花,再俗点买点吃的,大家一起做个饭,喝点酒,聊聊天。方式取决于小团体的特点和风格。
我是河北石家庄人,在我们这里是讲究暖房的。暖房分两种,一个是乔迁之喜。另外一个是暖新房。
先说乔迁之喜。我是2011年11月乔迁新居的。苦干数月,新居装修终得完工。我忘乎所以地将新居的照片发到了博客里,自我陶醉其中。乐滋滋的我却没有察觉到此举的严重后果。圈里文友看了博客,暗下吃“大户”之心。省散文学会秘书长梁剑章大人充分发挥了自己巨大的组织领导才华,振臂一呼,拥者如云。11月26日,逢周六,秘书长亲帅九员能征惯战的大将,杀奔赵州而来。
本想招呼大家先到赵州桥、柏林禅寺消磨时光,怎奈一帮经多见广的文人雅士,并不领情,他们已经对这两个景点像邻居一样熟悉了,一致要求到那些陌生的地儿玩玩。于是,在古城内走走停停,先后游览了大观圣作之碑、陀罗尼经幢和小石桥。借着游兴,***市的书法家默延杰和谢辉两位老弟,挥毫泼墨,留下了墨宝。梁剑章先生终于想起此行的主旨,亲撰一联:“志在凌云雄风劲,勇添华章浩气存”,由本地书法家贾永伟先生书丹。
暖房的意思是新房没有人住过,所以没有“人气”亲朋好友来暖房,据说可以增加房子的人气,将房子里的阴暗污浊之气驱赶出去。后来这种传统就延续下来了。
暖新房是我们赵县旧时婚姻风俗。结婚前一天,男方请叔叔压床一起睡。叔叔在新房陪新郎在新房住一宿,并要盖上新婚用的被子。赵县当地有新婚前夜,必须有两人同睡新房的风俗,忌空床单身,以求吉利。
看到“暖房”一词,我的第一反应是“温暖的房子”。再看看“习俗”二字,我才知道这“暖房”的来意!
其实,我们这里搬新家不叫“暖房”,我们叫“燎锅底”,哈哈😄只是方言不一样,习俗还是统一传承下来的!如果哪家亲戚新居落成准备入住了,他们会提前邀请亲朋好友们来给自己家“燎锅底”,也是为了给从来没有入住过的空荡荡的新房子增添喜庆和人气吧!
城里人的结婚习俗我不太懂,但是在我们农村老家,在新人结婚的前一夜,老人们会安排一对“金童玉女”给新人“暖床”,也就是新人洞房的前一夜,会安排亲戚家的一个小男孩一个小女孩一起睡在新人的床上,也就是寓意着来年新人会生一对龙凤胎。其实这种习俗不管结果如何,寓意就是好的,图个喜庆开心就好!
记得小时候没有现在的孩子条件这么好这么幸福,只要听说谁家要请大人们去“燎锅底”,那高兴劲跑的比谁都快。要是知道了哪家亲戚又要娶新娘子了,早早地就缠着爸爸妈妈带自己一起去。一来经济条件有限,平时在家也吃不到啥好吃的,碰见这样的喜事终于有好东西吃了。二来,小孩子最喜欢的就是给新人们“暖床”,可以睡一夜那张又新又软的大床了,看着那张铺着大红色床单被褥的“席梦思”就想上去玩蹦蹦床。想想那时候也是傻的可爱,傻的幸福,现在长大了成家了,虽然经济条件好点了,却再也没有小时候的那种幸福感了!
内蒙古还有“暖房”的习俗
我是内蒙古鄂尔多斯人,在我的家乡仍然还有“暖房”的习俗,我现在在呼和浩特工作,这里也有“暖房”的习俗。
什么是“暖房”?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解释为:“1.旧俗在亲友结婚的前一天前往新房贺喜。2.温居。”前一种“暖房”习俗几乎没有了;后一种“暖房”还存在,我要谈的就是买新房后,主人邀请亲朋好友到新房,好酒、好菜、好烟招待。
见证“暖房”
我的同事在呼和浩特南二环一处居民小区买了一个楼房。他先是进行了精美的设计,然后做了精致的装修。过了一段时间后,装修的气味没有了,经过检测无有害气体,他才放心了。在呼和浩特,搬家是很有讲究的,要先“看日子”即看黄历、选日子,只有在合适的日子才能搬家。“看日子”也不是讲迷信,是根据天体运转的规律对人类的身体影响来定的。就是你的新房在现在居住的房子位置来决定搬家的日子,就是躲避“天坑”:立春后的“天坑”在东南方,立夏后的“天坑”在西南方,立秋后的“天坑”在西北方,立冬后的“天坑”在东北方。如果你的旧房在北方,新房在旧房的东南方,那你就不能在春天搬家,因为春天的“天坑”在东南方。
所以,搬家要请风水***、阴阳先生“看日子”。这里面的门道挺多,可选择性***纳。比如,搬家的日子不可与家人的生肖及四柱(出生年月日时辰)之天干地支相冲,而且搬家尽量选用水日,不在火日搬家。搬家选择良辰吉日的科学依据就是《周易》里的五行八卦,讲究相生,避免相克。
我的朋友搬家一周后,邀请我们到她家“暖房”,他亲自下厨做了拿手好菜,一帮人红火热闹一番,表示“以喜充邪”、大吉大利。我们还随了喜,以表祝贺。毕竟能在呼和浩特买第二套“豪宅”不容易,可喜可贺。
总之,“暖房”这个传统习俗,在内蒙古各地不同程度地传承着,它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体现,应该弘扬。搬家、暖房这个过程本身就是学习古典文献的过程。我是这么看的,你怎么看?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陇南人过年习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陇南人过年习俗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dfmw.com/post/391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