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过年习俗大搜索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过年习俗大搜索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过年了,你最喜欢的传统年俗是什么?
过春节,又称为“过年”,其让人印象深刻的文化习俗是什么呢?民族不同,南北方不同,城市和乡村不同,习俗也会不同。比如,我们老家的习俗晚辈给长辈拜年要磕头,长辈要给红包。有的还要给老人敬茶敬酒敬烟侍候老人一直到休息。文化习俗,也有挂灯笼猜灯谜等。
从小一直延续的文化:贴对联,贴过门钱。每个地方都贴春联,但是不一定都贴过门钱。小时候的过门钱五颜六色,家里除了有丧事的贴白色的或者不贴,别的时候贴带色的。现在的过门钱基本上是红色的了,
门笺,俗称“过门钱”、“门吊子”或“花纸”,是我国传统的年节门(窗)楣吉祥装饰物。在山东集中流行于临沂、潍坊、枣庄等地。
贴对联和过门钱是最快乐,最有过年感觉的
贴完之后全村披上彩妆,喜气洋洋。
我们这里有舞狮子拜年的习俗。一大早,舞狮队就敲锣打鼓做好准备,整理“所需的物品,对醒狮、锣鼓、幡旗一类物品进行检查,将***青需要用到的“青”(生菜和红包,象征生猛)和鞭炮准备就绪。然后就到居民家门口进行舞狮拜年。每个居民家事先都准备好红包,狮子舞到自家门口的时候,主家要自动把红包送到舞狮队的手上。至于红包,多少自己看着办,有钱人多给些,但居民们都好面子,都不会给得少,只会往多的给。象这样舞狮拜年,从初一至初四都有。
再有几天就过年了,按照我们家乡的习俗,要给已故的亲人扫墓祭奠。可是,这些年我们已经搬离了农村,在城市里面生活了很多年了。父母年纪大了,不是每年都能回家乡祭奠亲人。
所以,这些天妈妈一直在念叨,催促我爸爸想办法祭奠亲人。扫墓是不行了,买点纸钱,在远方烧给他们,还是可以办到的,聊表对已故亲人的怀念。
爸爸在妈妈的唠叨下,买回来厚厚的一叠草纸,分成几份,每一份都折叠成长方形。再用事先留下来的草纸折叠成几个大大的信封的样子,再把折叠好的草纸装进信封,用浆糊封口。接下来爸爸找出毛笔,在信封上写上:XXX收,不肖子孙XXX祭,有爸妈的爷爷奶奶的,有我辈的爷爷奶奶的,及所有我们知道的已故至亲亲人的。
一切准备就绪,在某个月黑风高的傍晚,老爸领着我们一大家子人,带着纸钱、果品、酒肉等去到一个偏僻的山脚下。爸爸按辈分的顺序一个一个点燃了纸钱,我们七手八脚的摆好了祭品,点上香,如果是在家乡,还会点燃鞭炮,现在城市禁止燃放鞭炮,只好免了。此时妈妈会念叨,谁谁,又过年了,没有亲自去家乡给你上坟,是因为路途遥远,请不要怪罪。请你保佑我们全家,来年身体健康,财源广进,诸事顺利!念叨完了,我们就一起朝着家乡的方向三鞠躬。这样一个一个拜祭完了,我们仔细的检查一下现场,确认没有留下任何的火头,老爸又领着我们一大家子人,回家。
“张灯结彩迎新春,欢天喜地庆佳节”。“一年四季行好运,八方财宝进家门”。年初几走在大街上,读着这些耳熟能详的佳联,即使寒风依然刺骨,你却能感受到春天即将来临的喜庆。
可是,你见过红纸上没写一个字的春联吗?
我们那个地方,以前讲究很多。最讲究的是在腊月年末的最后一天,下午两点以后家里的任何东西都不进不出了。该还的都还完了,该要的也都要回来了,春联一贴,就等着过年。
在我十岁那年年末,一切都弄顺当了,我爸叫我和他去贴对子(对联),可是拿到门口展开分左右时,才发现上面一个字也没写。我爸是个大老粗,整个生产队里几乎也全都是大老粗。每年各家的对联,都是买来了割好的红纸,去找先生将对联写出来。然后等着年末那天午时,家里收拾完了以后贴到门上去。
那一年,我爸妈一忙,就忘了找先生写对联。
都已经开始贴对联了,不可能再去找人写。怎么办?我爸无奈的说: 贴上吧。
那年,无字红纸对联就贴在了我家的破木门上。虽然才十岁,我幼小的心里却充满了羞耻感。
十一岁时,学会了写对联。十二岁时,不仅给我家写,也开始给别人家写了。只不过那时只挑美好的语句写,却写不出当时的实情实景: 年年盼有余,岁岁辞心酸。
各个地方的春节都是怎么过的,有什么风俗和讲究?
又一年即将过去,这一年过的不是很开心。
北方农村,腊月开始,就意味着过年进入倒计时啦!
从腊月初一开始,天微亮,要吃炒好的坚果类。
初八是腊八粥,然后人们要扫房、请香、祭灶、写春联、办年货,直到除夕夜。
俗语说“过了腊八就是年”,作为节俗来讲,过了腊八节,“过年”就由此拉开了序幕。
腊月二十三 ,俗称“小年”,传说这日是“灶王爷上天”之日,要吃“麻糖或麻瓜”,祭拜[_a***_]。
二十四,掸尘扫房子,这日是约定俗成的扫除日,扫去一年的旧,迎接新的一年。
腊月二十五,推磨做豆腐,现在都机器加工了。传说玉帝会下界查访,吃***以表清苦。
腊月二十七,杀鸡、宰羊,赶年集,春节所需物品都在置办之中。
谢谢邀请,大家好,又到春节了,我们老家的风俗是在过年的时候请去世的老人回家一起过年,用红纸写上什么宗亲之神位之类的,在除夕夜的时候请回来,到正月初二晚上的时候送走,燃放各种烟花爆竹,家家户户都会来,人也多好热闹。而且到春节的时候还会炸各种蔬菜比如藕盒,丸子,肉,蘑菇 花生等等。
视频加载中...我们这是南方一个海边村子,人口一万多。春节得先从农历12月24说起,那天老爷上天,去天上总结的一年的情况跟各路神仙聚聚会。老爷是方言,是我们祭拜的一位神仙,保我们这一方平安。这一天,家家户户放鞭炮,摆供桌欢送老爷上天。再到除夕的前一天是贴对联,新房子贴,曾经的老房子,祖屋。到了除夕当天中午就是一家族的人到祖屋祭拜先人,摆桌上供品,放鞭炮烧香告(纸钱,),那天的鞭炮基本就没停过。拜完先人,就开始了吃喝访友模式,有一点是去拜访人家都得带上一双大桔,去了放下,走时带走,象征大吉大利。初四老爷在天上办完事了,要回来了,再摆桌放鞭炮欢迎。最热闹最重要的是元宵节,从元宵下午开始,村里各庙供奉的神仙都会被请上轿子由村里各个房头(村里有六房),前面派出当年新婚和刚添丁的男子组成的抬轿队,后面由村民组成的锣鼓乐队,沿古道(就是以前的街道)从一个社到另一个社,沿途轿不许落地只能抬着,所过之处,村民在各家门口摆桌上供喜迎,人山人海。往往百米路得走一个多钟,轿不落地,抬轿人就这么在鞭炮烟花火烛中站立抬轿。从一个社到另一个社一般得走差不多二个钟,要进社前,在离社近百米处抬轿人高举轿子,齐心冲进社区,大轿八顶小轿十六,依次进入社区后,集体落轿休息。彼时社区内排长桌上供品烧香祭拜,锣鼓喧天。待得祭拜完,起轿继续前往下一社,六社走完,围整村古道。基本上年十五下午四五点开始,得到年十六早上七八点才入庙。然后十六下午又开始,十七再一次。这样年方算过了。
谢谢!各个地方的春节风俗不一样,我们这里也没有什么风俗,现在不叫放烟火没有一点过年的味道,现在在街上根本看不到一个卖对联的,如果想买都要去几十里开外大集上买。
我们这里还有一个风俗,就是三十晚上能吃肉馅饺子,初一早上不能吃肉馅饺子,初一早上要吃素馅的,这样代表新的一年清静。
新年,是人们辞旧迎新的日子。世界各国都有许多古老而有趣的习俗。
新年这天,阿根廷人认为水是最圣洁的,每年元旦这天,各家老小成群结队的去江河中进行新年浴,洗去身上的一切污秽。洗前先将一篮鲜花瓣撇在水面上,然后跳进花水中沐浴,并用鲜花瓣揉搓全身,以求幸福吉利。
日本人过年的习俗与我国有许多相似之处。到了晚上,一家人围坐在火炉旁守岁。时至***,各寺庙鸣钟一百零八响,据说这样可以驱除一百零八个魔鬼,使人、畜在新的一年里平安顺利。
在尼日利亚农村的一些部落里,除夕晚上,人们点燃火把,迎接新年。小伙子和姑娘们都到小河里洗澡戏水,谈情说爱,直到清晨。
比利时的农村,有的农民习惯向动物拜年。他们在新年这天,很早便起床,走到马、牛、猪、狗等动物旁边,向它们说一声“新年快乐”。
巴西人也在除夕守岁,等***的钟声响过,便手持火把,三五成群地涌向附近山林,去寻找一种叫“金桦果”的果子。巴西人把这种稀有的果子视为幸福的象征,谁找到的果子最多,谁就最幸福。
保加利亚人在吃年夜饭时,主人把当年生的第一只羊羔、第一头牛或者第一匹马驹,送给第一个打喷嚏的人。他们认为打喷嚏的人会给全家带来幸福。
英格兰北部的人和苏格兰人,除夕欢宴后,各户的家长一定要到大街小巷游逛,直到***时分,才雇一个把脸涂得很黑的人,为他带路返回家园。他们还举行“卜蛋”,就是取来一盆清水,将蛋投入水中,以其形状来卜吉凶。
葡萄亚人从元旦第一天的天气看一年的年景:刮南风,新的一年风调雨顺;刮西风,是个***和挤奶的好年景;刮东风则水果丰收。
意大利的除夕是个狂欢之夜。夜幕降临时,人们纷纷涌上街头,燃爆竹放焰火,男男女女翩翩起舞,一直跳到***时分。这时由家人拾些废弃的旧物品,从自己的窗口抛出去,以为这样可以去掉烦恼和恶运,以示吉祥。
你们那里,一直保留下来的过年习俗有哪些?
我家是山东莱州的,属胶东地区。在我家乡过年大致的顺口溜是这样的:“廿三,辞灶天;廿四,拉廿五,做豆腐;廿六,割年肉;廿七,宰公鸡;廿八,把面发;廿九,全都有;三十下黑儿满大字;街走。”这些习俗估计跟全国各地的都基本类似,我就不一一赘述,下面我就拣选我认为有我们的特色一些点的来分享:
1、蒸饽饽。在我的家乡过年,有一个独特的习俗,就是家家都要蒸大枣饽饽。一过腊八节就开始了忙年,但是真正全家齐动手的忙年是开始于腊月廿三。蒸饽饽(大约腊月廿三至腊月廿九之间)五个饽饽叠放,腊月三十接神,正月初三撤供品;正月十五供五个茧饽饽和三个大圣虫饽饽。
2、炸面鱼。印象中,还有就是炸面鱼,腊月二十七八炸好了面鱼,年三十要用来压锅,初三四亲戚朋友来了,吃面鱼,有的时候还临走给拿上几个,相互品尝一下手艺,也相互图个吉利,鱼同‘余’,都希望来年钱也有余,粮也有余!
3、 挂年画。我的家乡人贴年画不似杨柳青、杨家埠等地年画的喜庆和丰富,其内容非常单一,主角只有两个,一是灶王爷,二是财神爷。至今在农村中,还可以看到祖辈留下来的制作灶王爷和财神爷年画的模具。这种年画的形成原因跟古代掖县地区的社会环境分不开。对于灶王爷的遵从除了传统的说法之外,还因为“鲁菜之乡” 对于灶王的格外尊敬;而财神爷则是因为古代莱州地处齐国,齐国人爱好商业,莱州也是鲁商的发源地之一,推崇财神爷也无可厚非。
4、请祖神。年三十的傍晚,家里的男性子孙都会把财神爷和老祖宗请回家里过春节,俗称“请神祖”,当神祖回家之后这过年就正式开始了。旧时在请回神祖之后除要紧闭大门外还要在门前放上木棍,目的是防止财神爷离开家把财气带走。一般情况下,新年的大门是在初一清晨放完鞭炮才会打开。
5、拜大年。拜年是过年时非常重要的习俗,除有恭贺新年的意味之外,古人还曾借拜年以消除隔阂和矛盾。在我的家乡有夜间拜年的传统,但仅限自己家庭内部,原因是为了防止财气跑到别家。这种习俗随着社会的发展正在慢慢改变,有的地区区已经完全取消了夜间拜年的风俗,而有的地区区则会在夜间把五服以内的亲戚全部拜完,邻居则在天亮之后再拜。总之,在我老家拜年是以血缘关系的亲疏远近为宗旨的。
每年临近春节我们这都会利用旅游景区开展百福灯展,有著名书法家亲笔书写的福字献给广大群众和游客,众多的福字灯笼,满树的福字树挂和彩灯给迎接新春增添了红红火火的喜庆气氛,郊区及乡下的踩高跷和二人转演出更是体现了当地人对一年丰收的喜悦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过年吃饺子是北方人的习俗。东北民间在除夕有守岁的习惯。大年三十晚上辞旧迎新,一定要吃饺子,在众多的饺子中只包上几只带有硬币的,谁吃到了这样的饺子就预示着在新的一年里会交好运,有吉祥之意。所以大人小孩都争先恐后的多吃几个,生怕自己抢不到好运呢😄
我们还在“初五”这天也一定要吃饺子,也称“破五”,就是把饺子咬破,寓意将不吉利的事都破坏,有驱灾避邪之意。
年三十点长寿灯东北人在大年三十都要点长寿灯,彻夜通明。大年三十一直到正月十五元宵节,每家每户都要挂***,到了晚上就要点亮灯笼,而且要点一宿,不能关灯,意味着益寿延年,香火不断。
年三十点长寿灯东北人在大年三十都要点长寿灯,彻夜通明。大年三十一直到正月十五元宵节,每家每户都要挂***,到了晚上就要点亮灯笼,而且要点一宿,不能关灯,意味着益寿延年,香火不断。
还有😊正月不剪头。东北人一般都在大年初一到农历二月初一之前不能剪头,如果剪头会克(死)舅舅,所以东北人很忌讳这点,没有人会在正月里剪头。“二月二,龙抬头”这表示着二月初二这天人们剪头会很吉利,所以在这一天很多人都会争相剪头,讨吉利。
初一初二不扫地。在东北,上了年纪的老人都有这样一个说法,大年初一、初二这两天,不扫地,就是不愿将好运气、财气扫走。所以只有等着到了初三才可以扫地。
我们在春节还会吃冻梨,冻柿子,粘豆包,还有糖葫芦,这是一辈子的习俗!😁️
我们东北人的定义是指世居和定居在这片黑土地之上的一切人民,是出生和成长在东北方向大地上的中国人,是对关东具有强烈的认同感和无比深厚的地域情结的关东儿女。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过年习俗大搜索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过年习俗大搜索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dfmw.com/post/371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