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已溆浦的习俗写一篇作文
1、黔西大地一枝花,麻辣脆味香万家。来过黔西的人都知道,这儿有一种独特的风味小吃——“麻辣脆”。“麻辣脆”跟四川的担担面一样,是由小贩们挑着走街串巷叫卖的。
2、我的家乡在四川,那里风景宜人,民风淳朴,家乡的美食也是一绝,什么小笼包,豆花饭,抄手呀……真是数不胜数。那么,我就来为大家介绍一下吧。家乡的小笼包十分出名,每天的吃客都络绎不绝。
3、我的家乡在萍乡,这座古老的小城历史悠久,物产丰富,这里有许许多多的美景和美食,民以食为天,作为一个小小美食家,我来向大家介绍家乡的美食吧。
4、六)木偶戏 溆浦又称“木脑壳戏”历史悠久,它源于湖西一带古的傩戏,木偶造型栩栩如生,表演生动活泼。
5、我的家乡——溆浦是着名的‘‘国内水果之乡’’。这里不仅景色好,而且美食更好,比如牛肚炖蘑芋、龙潭腊肉、葛面···但我最爱吃的则是——小江河鱼。小江河鱼的品种有多种,先说说干炸的小江河鱼。
6、盈盈月光,我掬一捧最清的;落落余晖,我拥一缕最暖的;灼灼红叶,我拾一片最热的;萋萋芳华,我摘一束最灿的。漫漫人生,我要剪辑昔日家乡的恬静,描绘未来家乡的腾飞。春天,小草从大地妈妈的怀抱中探出嫩绿的小脑袋。
为什么只有溆浦端午节是农历5月15呢
不过全球华人只有溆浦人是在农历五月十五日过端午节,传说屈原五月初五日怀沙自沉,噩耗传到溆浦已时过十日。并且据说屈原在泪罗投江后,消息传到溆浦时刚好是农历5月15日,所以溆浦的端午节比别的地方后10天。
年复一年,这一习俗,便成溆浦农历5月15日节日风俗,至今不变。随着国家五月初五端午节法定***日的实施,溆浦人民现在实际上是过两个端午节了。
农历五月十五过端午节的习俗是麻阳、泸溪、沅陵一带的民间老人口中较为普遍的说法,还将其称之为五月半或五月节。而关于三分端午的说法,在民间还颇有来历。大端午的来历 此说法源于屈原流放的路线。
农历五月十五在我国南方部分地区(如湖南溆浦)属于一个传统节日:大端午,因历史上屈原故去的消息传到那里已过了十天,所以当地便以五月十五为端午,称为大端午,这一风俗在湖南湖北一带逐渐扩展开来。
入洞庭、渡湘水,到了长沙附近的汨罗江,在极度苦闷、完全绝望的心情下,于农历五月五日投江自尽(大概是公元前278年,屈原当时约62岁)。噩耗传到湘西,已过十来天,所以湘西一带的端午节比别的地方迟10天。
土家族的民风民俗
在恩施石窑、大山顶等地,有“女儿会”的习俗,即每年农历七月十二日,青年男女通过“女儿会”,唱歌跳舞,彼此爱慕,结为终身伴侣。改土归流后,土家族被迫实行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包办婚姻。
礼仪主要有:见面要互相问候,家有来客,必盛情款待。若有是逢年节到土家人家里做客,主人还会拿出雪白的糍粑去烤,待烤得两面金黄开花时,吹拍干净,往里灌白糖或蜂蜜,双手捧给客人。
耍石磁是土家族的一种传统体育活动,石碰形状像鼓,中间有孔,用约6米长的木杆两端各穿一砣而成,是古代土家族人民用来防御敌人的武器。要石舵时,单手或双手握杆举起,在头部上方交手旋转或向各方推出,作攻击状。
土家族是跟着汉族一起过春节的,但是过年的风俗却大不相同。比如说:⒈过年的时候要打糍粑,糍粑打好了,可以在新年当上家常便饭,而汉族却是大鱼大肉(这就是富与贫之间的差距啊!);⒉除夕之夜然大火。
中华民族的众多美食就是来源于许多传统民俗或者节日。例如端午节的粽子,中秋节的月饼,元宵节的元宵,过年的各种美食就不一一列举了。
民族风情:溆浦民俗文化
穿岩山风景区,位于湖南省怀化市溆浦县统溪河乡,是全国一个由民营企业申报成功的省级森林公园。
溆浦县属于我国湖南省的怀化市,位于怀化市的东北部,与洞口、洪江、浣陵、安化、新化、隆回、辰溪、怀化接壤。溆浦县总面积为3438平方千米,在2021年的户籍人口调查中,有***万人。
天星寨:这是一个集自然风光和民族文化于一体的旅游景区。在这里,你可以欣赏到壮观的瀑布群、原始森林和丰富的野生动植物***。同时,还可以了解当地的苗族文化,参观苗族的吊脚楼和体验苗族的民俗活动。
中国有哪些恐怖的民俗
1、翻刺床 翻刺床,是粤西地区(广东省湛江市)地区的民俗,就是将带刺的树枝扎成一张床,勇敢的村民***衣服在床上翻滚,翻滚者经常被刺得伤痕累累。
2、穿杖,穿杖是海南军坡节的活动之一。军坡节是海南东北部市县民间最大规模的祭祀节日。祭祀神为南北朝时期南方女英雄冼太夫人。穿杖表演一开场,顿时锣鼓喧天,场面极其壮观。
3、蛊毒是苗族恐怖的习俗,指以神秘方式配制的巫化了的毒物。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dfmw.com/post/35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