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上栗过年习俗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上栗过年习俗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江西的风俗50字?
“妆古史”,赣州市宁都县·田头镇。宁都县田头城隍庙元宵“妆古史”活动,已延续近400年。
“吃新节”,吉安市安福县·柘田村。吃新节又称尝新节,是安福县特有的一种汉族传统民俗节日,吃新,源于周代。
“竖神灯”,南昌市南昌县·向塘镇。向塘‘灯棍节’兴起于明朝洪熙元年当地胡氏家族,后传入邓氏,是南昌县地方民俗之一,俗称‘竖神灯’。
“晒红节”,宜春市·铜鼓县。“六月六,晒红绿”。7月21日,农历六月初六,西向“晒红节”在铜鼓县三都镇西向村举行。
鞭炮历史?
鞭炮起源有2000多年的历史。没有火药和纸张时,古代人便用火烧竹子,使之爆裂发声,以驱逐瘟神。这虽然是民俗传说,但却反映了古代中国人民渴求安泰的美好愿望。鞭炮说法上各个历史时期不同,称谓从爆竹、爆竿、炮仗和编炮一直到鞭炮。在现代,华人在传统节日、婚礼喜庆、各类庆典、庙会活动等场合几乎都会燃放鞭炮,特别是在春节期间,鞭炮的使用量超过全年用量的一半。
鞭炮的历史是:
鞭炮起源于古代的爆竹。爆竹也叫爆仗、炮仗,唐代时写作爆竿,南方各地又称之为纸炮、响炮。如果把许多单个的爆竹联结成串,则叫作鞭炮、响鞭、鞭。
唐初,有人将硝石装入竹筒中燃放,这便是装硝爆竹的最早雏形。以后火药出现,人们将硝石、硫黄和木炭等填充在竹筒内燃烧,产生了“爆仗”。唐代称爆竹为“爆竿”。来鹄《早春诗》中有“新历才将半纸开,小庭犹聚爆竿灰”,句中的“爆竿”即指“爆竹”。
到了宋代,民间开始普遍用纸筒和麻茎裹火药编成串做成“编炮”(即鞭炮)。关于爆竹的演变过程,《通俗编排优》记载道:“古时爆竹。皆以真竹着火爆之,故唐人诗亦称爆竿。后人卷纸为之。称曰“爆竹”。
明清两代,爆竹的种类更加繁多,燃放爆竹的时间已不限于大年初清晨,除夕夜即开始,子夜零时达到***,俗称“迎神”。这时,无论贫贵贱均要放爆竹。
《荆楚岁时记》曾经这样记载,正月初一,鸡叫头一遍时,大家就纷纷起床,在自家院子里放爆竹,来逐退瘟神恶鬼。
当时没有火药,没有纸张,人们便用火烧竹子,使之爆裂发声,以驱逐瘟神,这当然是迷信,但却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渴求安泰的美好愿望。
到了唐朝,鞭炮又被人们称为“爆竿”,大概是将一支较长的竹竿逐节燃烧,连续发出爆破之声。
南昌诗人来鹄的《早春》诗句:“新历才将半纸开,小亭犹聚爆竿灰。
写的就是当时春节燃烧竹竿的情景。
鞭炮起源有2000多年的历史。没有火药和纸张时,古代人便用火烧竹子,使之爆裂发声,以驱逐瘟神。这虽然是民俗传说,但却反映了古代中国人民渴求安泰的美好愿望。鞭炮说法上各个历史时期不同,称谓从爆竹、爆竿、炮仗和编炮一直到鞭炮。在现代,华人在传统节日、婚礼喜庆、各类庆典、庙会活动等场合几乎都会燃放鞭炮,特别是在春节期间,鞭炮的使用量超过全年用量的一半。
鞭炮起源至今有2000多年的历史。没有火药和纸张时,古代人便用火烧竹子,使之爆裂发声,以驱逐瘟神。
这虽然是民俗传说,但却反映了古代中国人民渴求安泰的美好愿望。鞭炮说法上各个历史时期不同,称谓从爆竹、爆竿、炮仗和编炮一直到鞭炮。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上栗过年习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上栗过年习俗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dfmw.com/post/341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