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闽南地方过年习俗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闽南地方过年习俗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闽南过年的习俗?
福建闽南过年习俗有着自己的特色。在农村,农户房多门多,除了贴春联外,房门两侧还要搁置两株圈贴红纸的连根甘蔗,叫“门蔗”,方言“蔗”与“佳”近音,寓意进入佳境的意思。
厅堂中案桌摆有隔年饭、长年菜、发糕,并插上用红、黄两色纸扎的“春枝”,寓意饭菜长年丰足,吉祥发财。
每家要把薯藤柴枝堆垛大门外,点燃待其烟绕火旺,男人依辈分跳过这堆火焰,边跳边念:“跳入来,年年***财;跳出去,无忧共无虑;跳过东,五谷吃不空;跳过西,钱银滚滚来。”这叫“过火群”,象征烧掉旧岁的邪气,消灾过运,迎来干干净净、大吉大利的新年。
“跳火群”后,就要用新扫帚打扫厅堂,扫完后扫帚畚斗搁在一起,垃圾堆放门边,希望如愿再从畚帚中走出来,帮助发家致富。同时要把跳火群未熄的余灰收集一些添于炭炉中,叫“添旺”,象征更加兴旺。
家长率子女围坐炉旁,叫“围炉守岁”,最好通宵达旦守着,据说这是为父母添寿。此时,长辈给晚辈分压岁钱,叫“分圆”。随着社会进步,生活节奏加快,闽南乡村一些繁琐的习俗已逐渐淡化了,但农家企盼好年景的风俗仍保留下来。
闽南正月初八习俗?
闽南熟语:“元宵但看初八灯”。按照福州习俗,从初八开始是送灯的日子。正月期间,福州民间有送灯的习俗,对出嫁之女,娘家每年例必送灯,因福州方“灯”与“丁”谐音,取添丁之意。
旧时,初八前后,乡村路上大街小巷都能看到亲家舅扛着蔗,蔗上挂花灯往姐姐婆家送灯的情景。
送灯是很有讲究的,第一年送“观音送子”灯,第二年如未生育,则送“天赐麟儿”灯、“孩子坐盆”灯,第三、四年如再未生养,便送“桔”灯,寓为“焦急”之意。生育后可送“状元骑马”灯、“天赐麒麟”灯等,直送到外甥16周岁为止。
闽南正月初八春节习俗
谷神节
或“谷日节”。据说,如果这一天天气晴朗,这一年必是稻谷丰收;而如果这一天是阴雨天,则这一年必是歉收的。”谷日节”实际上是蕴涵着古人对农业的重视,对粮食的珍惜。
古诗《谷日题春》曰:“新春逢谷日,喜见艳阳天。积雪融甘水,熏风醒沃田。农夫犁杖抚,童子马缰牵。汗洒粮仓满,敲诗赋盛年。”在闽南一带,“谷神节”的活动不是很热闹,倒是家家户户在忙着准备着初九敬“天公”(玉皇大帝)的各种贡品了。
1.放生祈福: 正月初八有“放生”活动,就是把家里养的一些鱼拿去放生。
2.吃元宵: 正月初八那天家家风俗习惯要吃元宵。
3.妇女不能用针线: 正月初八是“蚕过年”的日子,所以当天不能动针线。
4.食谷: 由孩子亲手制作一餐谷物晚餐给全家食用。
闽南冬至风俗?
闽南冬至吃汤圆这个习俗很早就有了,尧的时候,曾命羲氏、和氏兄弟,推算日月星辰,而定岁时节气。到了周朝已有冬节,君王要在冬至日举行祭天的。至汉以后,每年冬至,都有举行祭天、祀神、拜祖、贺冬等行事。
到了唐宋两代,祭礼更加隆重
闽南地区的冬至风俗丰富多彩,既有着传统的地方特色,又融合了当地文化和信仰。
首先,冬至是闽南人民重视的节日之一,被视为“小过年”。在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会举行祭祖仪式,以示对先人的敬仰和怀念。同时,人们也会在家中放置一些供品,如年糕、水果等,以祈求来年丰收、家庭幸福。
其次,冬至也是闽南人民祈求平安、健康的日子。在这一天,人们会进行一些特殊的活动,如煮汤圆、吃糯米饭等。这些食物不仅美味可口,还寓意着团圆、和谐。此外,一些地方还会举行舞龙舞狮等民俗活动,以驱赶邪气、祈求平安。
最后,冬至还是闽南人民加强亲情、友情的重要时刻。在这一天,亲朋好友会互相拜访、送礼物,以表达对彼此的关心和祝福。同时,一些地方还会举办一些社区活动,让邻里之间更加亲近、和睦。
总之,闽南地区的冬至风俗丰富多彩,既有着传统的地方特色,又融合了当地文化和信仰。在这一天,人们会举行祭祖仪式、祈求平安健康、加强亲情友情等,以庆祝这个重要的节日。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闽南地方过年习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闽南地方过年习俗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dfmw.com/post/323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