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年味过年的习俗习俗过年的味道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年味过年的习俗习俗过年的味道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为什么说春节有独特的味道?
过年是一件非同小可的事情,蕴含着非同寻常的意义。从中华传统文化的语境出发,以春节为标志的新春佳节,可谓一年之中最为重要的节日。这不仅仅意味着丰收的喜悦、团聚的温馨,也承载着朴素的心愿、平凡的希冀。欢喜中国年,人们等待的是“故节当歌守,新年把烛迎”的除旧布新,宣示的是“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的昂扬自信,激荡的是“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的精神气象
古人过春节有哪些习俗?
“年”在上古时称为“载”,夏商时称为“岁”,周开始称“年”直到现在,古人通过年来划分新旧,并在这个日子进行各种庆祝,夏朝时新年节定在1月初1,周朝定在11月初1,秦朝定在10月初1,而到了汉朝重新恢复了夏朝历法,也就是今天的农历,以1月初1为新年节,后世一直沿用至今变成了华夏子孙最重要的节日。
春节贴门神,一般有文臣和武将,文臣有刚正不阿的魏征、包公等,武将有杀伐果断的秦叔宝、尉迟恭,图为成都宽窄巷子的门神。
清朝灭亡后,民国***为与国际同步,使用西方历法,也就是今天的公历,并把公历的1月1日改为新年节,而中国人自己的农历1月初1改为春节,解放后我们把公历的新年节定名为“元旦”,农历1月初1定名为“春节”。而要说到古时候的春节习俗,最早定型是在西汉,统治者休养生息后,百姓生活达到一定高度,各地区人民同在这一天过春节,主要内容包括拜神、祭祀、庆祝等。
以前春节,给达官贵人拜年的人太多,主人招待不过来,于是客人就留下贺年帖,意思是自己来过了,图为民国时期的贺年帖。
隋唐以前,中国人的春节庆祝方式偏向于鬼神,比如燃鞭炮、挂桃符、饮屠苏酒、守岁卜岁等,隋唐以后,由于社会开放,民族交融,春节的庆祝方式由敬鬼神变成大众***的节日,比如放鞭炮不是为了驱鬼辟邪,而是喜庆、热闹,元宵节也不是为了祭祀天神,而变成了吃汤圆、赏月、赏花灯的全民***活动。
图为晚清北京,春节人们互相拜年行作揖礼,作揖是中国传统礼节,现在人习惯了西方握手礼,遗忘了咱自己的作揖礼。
到了明清时,春节从***型更加丰富多彩,舞狮、唱戏、说书、高跷、游船、庙会、花市,好不热闹,同时春节增加了礼仪型,人们在新年这一天互相祝贺,有身份的人互相送帖,亲朋好友之间互相叩拜,馈赠礼物,当然春节家人团聚,祭祖,吃饺子,拜年已经成为雷打不动的必备项目了。
现在许多单位春节时有团拜,其中这在古代早就有了。有一些历史大***,还与春节团拜有关。比如陈桥兵变,就是在春节团拜时,突然从边关传来辽人入侵的消息,朝廷就派赵匡胤率兵奔赴边关抗击敌寇。不料赵匡胤刚到陈桥驿,便发动陈桥兵变,杀回京城,篡位夺权了。
宫廷有团拜,民间也有拜年的传统。《梦梁录》中说:“细民男女亦皆鲜衣,往来拜年。”鲜衣就是新衣服,大家都穿着新衣服,一派喜气洋洋,往来拜年。梅尧臣的诗云:“孺人相庆拜,共坐列杯盘。”便是春节拜年之写照。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火药的国家,火药除了用于战争外,也用于烟花爆竹等***活动。从除夕到整个春节期间,到处都可以看到燃放烟花爆竹,给节日增添喜庆的味道。王安石曾写过一首著名的诗《除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酥;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笔者小的时候,也时常放烟花爆竹,现在许多城市因为安全考虑,禁止燃放,使得春节的过年味少了许多。
春联是从桃符对联演化而来的。上面提到王安石的诗中有一句“总把新桃换旧符”,说的就是桃符,其实就是驱鬼避邪用的,同时也有喜庆迎祥之意。后来,就有了撰写桃符对联的社会风气,后来主演变为春联。直到现在,贴春联仍然是春节时期最重要的风俗,时下已近春节,商店里,路边的小摊小贩,卖春联者不计其数,笔者昨天也刚买了门联,这个习俗,保存得很好。
在古代,祭祖是春节最重要的事情之一。中国文化里,祖先崇拜是很重要一块内容,特别是春节这样的大节日,便少不得祭祖。以笔者为例,除夕吃团圆之前,都要先祭过世的先祖。除了祭祖之外,还有祭祀神灵,这也是少不了的。以笔者所在的地方为例,土地公、天公这些神灵都是要祭拜的,以求平安。
你觉得过年应该有哪些“味道”?
年是一场全民参与的盛大的仪式,从其诞生到现在,味道虽在不断变化,但一直无比强大的存在着,早已融进血液中,钳入骨子里。一近年关,空气和泥土里,就到处弥漫着年的气息。无论你身处何地,年节时候,你都会心在故乡,与亲友故交一起去履行年的程序,渲染年的气氛,把这一年推向下一年。
年的厚重在于谨严的仪式,而年的仪式又颇为繁杂,因地域不同可能稍有差异。杀年猪备年货始,年前都是准备期。二十三,洗被单。二十五,打豆腐。等等!每天有每天既定的内容和程式,容不得疏忽与不敬。年来了,便祭祖敬天,走亲访友,把一年的成绩、感受,还有心酸,比一比说一说诉一诉。还要把来年的大事摆出来,与[_a***_]族老及亲朋挚友,商量商量、筹划筹划、安排安排。
大人的年,依旧是忙碌的、踌躇的,喜悦要扬在脸上,苦闷要憋在心里。无忧无虑的,自然悠闲自在。碰到难处的,少不了忧愁尤人。更有三灾两病,大祸临头的,年就过的气息奄奄。芸芸众生,年不相同,苦愁的,依旧是"年难过,年难过,年年难过年年过",生活虽不易,还得生活。
孩子的年,多是喜欢的。出李家进张家,看谁家年货多年货好,看谁的新衣美年礼奇。考试成绩好,自是个人高兴家长满意,提点要求许个愿望,大抵都能满足。学习不济的,也能将烦恼抛在九霄云外,当家长谁能不让孩子过个好年。因为年是高兴的、快乐的,自然就总是成为孩子的盼头。
家有一老,好比一宝。年对老人来说,是收获,是祥和,是福瑞。无论大人小孩,都要来给老人拜大年送吉庆,大人鞠躬、小孩跪拜,大人携敬礼、小孩得红包,形式仪式是马🐴虎不得的。赶上老人逢"六、八、十"大寿的,大都在正月操办,更添福气。
***都过年,家家都办年,乡村街道的安排自是少不了。组织广场活动,办些灯会猜迷,还有舞狮子耍龙灯划龙船,有哪不凑巧的,便弄个"三缺一"打***耍小钱。
如今的年,活动多玩趣多,逛大街看电影,更有的就是"一机在手玩遍天"。
年味在变,究竟是由少变多,还是由差变好,谁也说不清。终究是有增有减,有浓有淡。不管怎么变,年终将还是年,年始终还要过,你说呢?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年味过年的习俗习俗过年的味道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年味过年的习俗习俗过年的味道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dfmw.com/post/309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