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儒家过年习俗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儒家过年习俗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有些农村给长辈拜年为什么老用磕头表示?这样的习俗会留传下去吗?为什么?
拜年磕头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是向长辈叩岁。是晚辈给长辈贺新年的标准礼节,过年给老年人磕头是对老年人的尊敬和新的一年里子孙对老年人的孝顺,所以过年要磕头拜年,这种习俗已延续几千年了,会留传下去!
中国有着两千多年的封建文化,特别是在中国的农村,封建思想更是根深蒂固,因此在许多交通不方便的农村至今保留着过年向长辈磕头的习俗。像长辈磕头,是中国传统封建思想中一种孝道的提现。这种文化已经深深根植于中华名族的心中,所以我想,这种文化定会传承下去,从而彰显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儒家文化精粹。
电视里面经常有这样的台词:上跪天、下跪地,中间跪父母。这说明了什么呢?这句话说的事情就是下跪。男儿膝下有黄金,男人是轻易不能向别人下跪的,人的下跪就像黄金一样珍贵。而在春节期间给长辈磕头拜年则表达的是晚辈对长辈的的尊敬和祝福。
春节期间,农村里面给长辈拜年磕头,在我们这里这样的事情现在已经很少了,在我的记忆当中,我奶奶活着的时候,这样的做法比较多,她们那一辈人对这个传统也看得重,到我父亲这一辈,他们尽管也喜欢晚辈磕头拜年,但是几乎很少,有也只是自己的孙子在除夕晚间要压岁钱时举行个仪式。在年轻人眼里,这种磕头拜年的方式越来越不合时代潮流了,从目前的发展来看,这种习俗随着时代发展会逐渐改变、消亡。
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留下的印痕,是晚辈对长辈感恩孝顺的举动。春节拜年磕头由来已久,初一给长辈送祝福俗称磕头,后来才改称拜年。磕头,先给父母磕头,然后是本家自己,再是街坊邻居。磕的是尊教,感谢,祝福,祝愿父母等长辈新年开心幸福,健康长寿。小时候,觉得磕头拜年很有趣,跟着哥哥进入长辈院里先喊爷爷奶奶给你拜年来了,噗通一声就跪在地上,等着给好吃的东西。
现在给长辈春节磕头拜年的习俗渐渐淡化,都是光动嘴,语言祝福,不再真的磕头。但给父母亲拜年磕头依然传承下来了。感恩父亲,祝福父母是全天下儿女的心愿。给父母磕头显得更隆重,更有仪式感,相信会留传下去。
你好,谢谢邀请!
磕头拜年,这个不光是农村有,就是城市也有,当然,随着时光的流逝,年代的久远,拜年向长辈磕头的习俗应该会慢慢淡了,应该不会流传下去。
我现在山东聊城鲁西北地区,这边可以说是瘦孔子儒家文化的熏陶,(因为孔子是鲁国人,也就是现山东曲阜人),这儿每到春节,就是市区,也还有很多晚辈给老辈们拜年都是需要磕头的,只是老辈们一看跪下,家人赶快会做一个扶起的动作,不让磕了。而且还有一点,那就是每到过年,大年三十晚上会把死去的父母长辈们请回来做以祭奠。意思就是请他们回家过年,然后摆上很多好吃的东西,比如肉、酒、水果、糕点等,到初五再送他们回去。
大年初一至初五,家里都会准备一个跪下磕头的垫子。左邻右舍或是亲戚晚辈们来拜年,只要看到有祭奠的先辈们,都会跪下先给死去的先辈们磕个头,然后在同时面向活着的长辈们磕头拜年。
不过随着一代人一代人的,这种风俗习惯慢慢的也不像以前那么浓烈了。虽然还实实在在的存在着,但是相比之下,过多的是形式。
如何看待春节给长辈磕头拜年的习俗?是否应该摒弃?
记得我结婚的第一个春节,正月初一吃饺子,可把我愁坏了。为啥?
因为要给公婆磕头,拜年。这头怎么磕啊?自己完全不会。
您可别说磕头简单。在农村,磕头可不是简单的事。拜神仙怎么磕,祭拜死人怎么磕,拜年怎么磕都是有讲究的。我当时年轻根本不懂这些。可不磕头又怕公婆责怪,磕吧又怕自己磕的是死人头,公婆更不高兴。怎么办呢?
我和婆婆包好了饺子,我就躲进自己的屋里,发起愁来。
那屋饺子已经上桌了,我躲不过去了。过年的饺子是必须要吃的。只好硬着头皮,走到公婆屋里。
看到我忸怩的样子,婆婆一笑,别磕头了,没那么多事,快做那吃饺子吧!当时我如释重负。
可是,我才欢喜了一阵,又发起愁来。因为吃完饺子要去一家子那拜年。他们家户大人多。
我只好跟在婆婆的后面,去各家拜年。
先是到了他二爷爷家。一进门,婆婆就说,二伯给您拜年了!然后跪在地上就磕头。
屋里的地上铺着一个口袋,一看这架势就是让来拜年的磕头。
我认为春节给长辈磕头拜年是中华文明的良好传承,不但不会摒弃,还应该更好的来推广。原因有三点,看看你认同吗?
给长辈磕头拜年是中国一脉相传的文化。
中国之所以被称为礼仪志邦,四大文明古国。正是因为它有着独一无二的璀璨文化,这样的文化不只是诗词歌赋,而是包罗万象的文化方方面面。尊老爱幼是我们国家自古以来的良好美德,过年给老人磕头不仅是对老人们的尊重,更是给下一***榜样,正所谓言传不如身教。
给长辈磕头拜年不是文化糟粕,是文化精髓,更应该得到推广。
现在很多年轻人感觉过年磕头过时了、没什么意思。还有人认为男儿膝下有黄金不能随便下跪。我认为给我们的长辈过年磕头不是什么丢人的事情,这是一个良好家风的体现。往小的方面说是我们的家风传承,往大了说是我们中国独特文化的代表。自古以来,中国人就有百善孝为先的传统。儒家《孝经》开宗明义章曰:「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於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可见,这样的礼仪习惯,我们从祖辈开始就十分重视。
给长辈下跪磕头可以使人放下沉重的担子,净化自己的心灵。
有些时候我们年轻人在生活中可能做的事情愧对于自己的长辈,但也不好意思去表达自己真实的情感。内疚是一个人能量最低的状态,磕头这个顶礼可以消除这种状态。给长辈磕头确实可以使自己放下沉重的担子,从而净化自己的心灵。
所以,从上述三个观点来看,我认为春节给长辈磕头拜年的习俗更应该传承下来。
不过行跪拜礼那是封建礼教,新中国成立后就不实行了,提倡新礼节新风尚嘛。过春节儿孙们给我拜年时,我从来不要求他们行跪拜礼,他们随便,特别是媳妇们和女孩子们,行鞠躬礼就行了。春节拜年这个民族传统很好,不能只局限于家族内,乡亲,邻居,同事,同学,亲戚[_a***_]都可以嘛,它是一种拉进感情,消除矛盾,增加和谐的行为,应永远延续下去。
先说观点。过春节给长辈磕头这种习俗个人认为是应该保护和传承的。绝对不能摒弃。
过年的时候我们去给长辈磕头。想表达的意思,无非是善意的祝福和出于晚辈被长辈尊敬的一种礼节。***如我们没有了这种礼节和形式。我们要以怎样的方式来表达新春佳节自己对长辈的尊敬和祝福呢?难道是伸出手去握手吗?还是抱在一起亲亲脸颊呢?
中国人有中国人的活法。外国人有外国人的活法。我们先不讨论哪种活法更加科学。我们首先要承认:在社会生活当中,人与人之间表达善意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形式本身并不重要,能够充分表达对彼此之间的善意才是最主要的。
春节给长辈磕头这种习俗,我认为不应该摒弃,应该保留。
山东是礼仪之乡,这种习俗在山东大部分地区尤其是农村保留下来。一般情况下,年三十晚上十二点吃完饺子,晚辈就要给长辈磕头拜年了。磕头前先上香,然后分别给父母及祖父母磕头拜年。比如给祖父磕头时,先喊一声“爷爷,给你磕头了”,然后跪地对着谱(有的地方叫竹子,挂在家中堂屋正北)磕三个头。
到了第二天,也就是大年初一,然后就是年龄相仿的晚辈结伴到本姓中给长辈磕头。如果本姓家中辈分比自己还小,那就对着谱磕头,这是给共同的祖先磕头。
我认为这种习俗应该保留,这也是文化自信的一部分,尊敬祖先尊敬长辈是我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外国人尊敬神,耶稣、宙斯、释迦摩尼等等都是他们尊重的对象。而我们中国人最尊重的是自己的祖先,感激他们孕育了一代又一代,感激他们筚路蓝缕,给我们开辟了道路,给我们注入了自强不息的血液,给我们带来了良好的家风。这样的祖先我们不应该尊重吗?不应该磕头吗?
春节给长辈磕头,还有一个好处就是联系了亲情。如今很多孩子在外打拼,很少回乡下老家,对族中的长辈比较淡漠。借春节返乡回家时,给长辈拜年磕头,联系了感情。长辈们此时看到晚辈一个个长大成人,也是会开心无比的。
所以,我认为春节给长辈磕头的习俗一定要保留。
过年拜年各地还有跪拜的习俗吗?
在我们西北,除正常居住在城市的居民外,只要老家在农村且老人还健在的话,一般都要回农村老家过年。这过年磕头的习俗依旧,我们也免不了。有几种情况才可以磕头:
一,进到当地神庙,不论庙大庙小都得磕头拜神祈福。如以村庄为单位(现在叫村组)的山神、土地神庙,这是最小的方神。只要进庙,就得作揖、上香、点烛、烧表、跪拜、磕头。名义上拜神,实为自己祈福。
二,正月初一早上开门燃放爆竹后,洗漱净手,焚香拜祖,必须磕头。如果厅堂里设有祖先牌位,先得贡干果献饭,接着上香、跪拜、磕头、祀酒、作揖,以追思先祖。一般亲族一起由长辈领头完成磕拜礼。
三,正月初二日,新女婿去丈人家磕头拜年。指上年度订婚或结婚的青年,初二日专程去给岳父母及其祖辈、弟兄磕头拜年。
四,给父母磕头拜年。陈设祖先牌位的家里,在拜完祖先后接着给父母拜年,不设牌位的专门给父母拜年。如果父母在兄弟家居住的,要专门去磕拜。近十年来,这种习俗渐趋淡化。
五,到同村组设有新逝牌位的人家磕头祀拜。这种习俗一直延续,且不论新逝者是否长辈,因为陈设中一般都有祖上三代牌位。
六,给同村组年龄在七十周岁以上的长辈磕头拜年。所谓长辈,指按房份远近或亲戚关系排列且辈份比自己高一辈的人。对长辈磕头拜年,应视为尊***俗的延伸,以教化晚辈或年少者以敬老为先。
七,给正月十五以前来家里的走亲访友的长辈磕头。这种习俗渐趋消失。
八,正月三天年后至十五日,走亲串友访师,遇到年纪七十岁左右后长者要磕头拜年,看望年事已高的老师也要磕头拜年。这种习俗,随着时代的发展,已经不多见了。
我们西北农村过年磕头的习俗大致如此。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儒家过年习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儒家过年习俗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dfmw.com/post/304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