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童年过年习俗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童年过年习俗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小时候过年家乡都有什么习俗?还有哪些值得我们怀念的故事?
小时候,最喜欢的应该就是过年了,每天繁重的学业总是让我盼着过年,过年就意味着放假,放***就意味着家人,小伙伴们都回来了,收着家人给的红包,穿着新衣服,吃着想吃的好吃的,与亲爱的小伙伴们肆意的玩耍着,最是自由自在,开心悠闲,没心没肺,没烦没恼,无拘无束,最是开心不过的时光了。
小时候的年味很浓,到处都弥漫着过年的气息,除夕的时候,要半夜十二点吃年夜饭,最乐意的就是守岁了,守岁,一天一夜,从除夕到大年初一,都是自由疯玩的时光,那个时刻的自己就像是从笼子里放出来的小鸟,感觉到处都是自由的气息,任凭怎么疯玩,大人都会觉得是小孩子的天真活泼。一天一夜,不眠不休,也丝毫没有困意,跟随者大部队去一家一家的拜年,吃好吃的,玩好玩的,领红包,打打闹闹……常常玩的不亦乐乎,好不惬意!
小时候,过年,总觉得什么都有趣,什么都好玩都有意思,那个不知愁是何滋味的年纪,对着什么都充满了好奇心,充满了欢乐天真。渐渐长大后,一切也都随着变了,过年成了一种每年必须过的仪式,年味越来越淡薄,人情也越来越冷漠。这时,才发现,少年不识的愁滋味,早已在日积月累的现实生活的打磨里,品尝的淋漓尽致了,剩下的尽是些无奈叹息,还有那搜肠刮肚的儿时过年时的快乐回忆,虽然那时看着挺傻的,却是实实在在的开心。现在,拼命想要留住的,也不过是当初最简单不过的初心,还有那对未来看似迷茫却还存在着点不甘心的未来可期。
2019新年到了,只愿:家人团聚,朋友不散。初心依旧,未来可期!新年快乐!真正的快乐!!!
五零、六零、七零和八零年代的春节习俗,你还记得多少?
让过来人与你分亨不同年代春节的记忆。五十年代新中国刚建立,百废待兴,人民生活仍显贫穷,但精神面貌焕然一新。那时的春节在保留着浓厚的传统习俗的同时,掺入许多新源素。家家户户贴春联,春联大量反映社会主义建设的内容,传统戏剧与现代歌舞同台上演,最常见的是扭秧歌,唱社会主义好。除夕各家各户都准备了丰盛的大餐,一家老幼欢聚一堂吃年夜饭。接着要守夜,迎接新的一年到来。大年初一大拜年,晚辈要给長辈磕头行礼,長辈要给晚辈新年红包。一年忙到晚的人们难得亨受三天休息,正月初四陆续又开始劳作。六十年代的春节是在国家糟遇经济困难时期度过的。那时的人们主要兴趣都放在吃的上面,其他的***活动降温不少。当时许多食品都需要凭票供应,为了筹备一餐年夜饭,许多人都要到处排队购物,才能备齐。七十年代的春节是在特殊时期度过的,那时破四旧立四新,过革命化春节成为口号。最奇葩的是粗粮野菜上桌吃年夜饭,美名为忆苦思甜。八十年代的春节迎来了改革开放的春风,祖国充满生机,人们喜气扬杨,春节更加热闹了。多年不见的许多传统习俗又重新逞现在人们的眼前。在有了电视机后,春晚成了年夜大餐。人们在穿好吃好后越来越追求精神生活。这是我对不同年代春节的片断记忆。
春节马上到了,大家讲讲自己小时候家乡过年的一些风俗文化吧?
我出生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六十年代初正是少年时期。记得那时过年(春节),进入腊月就夭天盼年节来到。那时的孩子们不奢望穿多好,也不奢望得到多少压岁钱。只是盼望年节能吃饱肚子就很不错了。
我们县到了腊月廿一至除夕每天做什么都有具体按排,比如廿一洗衣服日洗灾疾,能洗去一年的疾病与灾难,期盼来年无灾无病,幸福安康。廿三炒干,即炒一些豆类、瓜子什么的,待大年初一用来招待前来拜年的客人。甘四写大字(春联)。廿七宰公鸡。廿八中午蒸一锅馍馍(馒头),也有人摊发馍的。其实是一种饼。廿九贴春联和各种春节纸。家里墙上要贴年画。那时春联是自已手工书写,不象如今买现成的。几个人凑在一起,根据各家的具体情况来书写。比如生活条件较好的人家就写上:金玉满堂家宅旺,洪福齐夭富贵长。(其实是夸张,那时的人们是很苦的)。生活较贫困的就写上:勒紧裤带过紧日子,精打细算节俭过年。还有一家平时婆媳不和,有人就写,墙上芦芾,头重脚轻跟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借以讥讽。
除夕下午要上供祭祖,晚上吃团圆饭。最忙呼的是初一早晨,从六点起床,大人孩子换上新衣服,院子中间放置一梱谷草,上靣放上柏枝,由家长点燃,日旺火。预示今年一切兴旺。然后放鞭炮。放完鞭炮就要开始拜年了。记得那时拜年是很慎重的。我们家族的几位老大爷们在天亮前就来给我爷爷奶奶拜年了,奶奶已摆好垫子,三靣墙上都有神像。正面是释咖佛和观音、普贤,西边墙供奉祖先,东面墙供奉财神灶君。拜年的人们进堂屋先依次拜神,拜完神才开始拜人。那时的老人们拜人要作辑,双手抱拳,弯腰九十度,口中喊给某人作辑。然后主人招呼客人抽烟喝茶嗑瓜子。
初二,家里的男子们要[_a***_]祭祖,中午要吃认岁饺子。
初三就可以出门给亲戚们拜年了。初五不能出门。初六是闰女和女婿给丈母娘拜年的特定日子。如因故初六不能去,可往后推,哪天都行。但初五以内是万万不能的。因年节是举家团圆日,女儿出嫁了,就按外人对待了。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上述一些旧的习俗现在也没人认真遵守了,但作为一种特有的民俗民风也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吧!
我的家乡位于湘中娄底,这里春节期间的过年乡俗有:大年三十一家人吃过年夜饭后守在火塘边,火要大要旺,俗称“三十夜里的火,元宵夜里的灯”。到***十二点过后家家户户放鞭炮,庆祝新年到来。大年初一一大早,小朋友们便起来,带上小塑料袋,挨家挨户去拜年。房主人则高高兴兴的打开门,让小孩子进去,每人发几颗糖。一趟走下来,小孩口袋里塞满了,又用塑料袋装。大家互相比着看谁拜年拜的糖多。又有赞土地的手里拿着个小锣,沿门沿户去唱赞歌,主人公给五角一元不等的红包。到了晚上,以一个村子为单位,小孩子举着花灯,大人拿着道具,一家堂屋一家堂屋耍花灯。表演的节目有唱花鼓小调,表演拳棒等武术,和耍狮子。也有专门耍龙的,或是专门唱花鼓戏的。整个春节锣鼓不断,热闹不断。
谢邀回答:说到小时候过年,脑海里马上浮现出自己孩童时过年的情景,我小时候,也是60年初期,那个年代是物资非常贫乏的年代,非常盼望过年,过年可以吃到几粒糖,可以得到几分钱的压岁钱,可以穿新衣服,(过完年,新衣服又被父母装进箱子里,等明年再穿)最开心的是邻居窜门,看见长辈叫一声好听的,有可能会得到一粒糖,或几粒香瓜子和西瓜子或者是云片糕。到了晚上,条件好的人家会燃放爆竹。有钱人家的孩子很骄傲,他们拿着爆竹想什么时候放就什么事候放,我们穷人家的孩子只能呆呆的望着,希望早点能听到爆竹声⋯。这些过年事实在现代的年轻人绝对是不会相信的,也是不可能理解的,可我们确确实实是这样子过年的,而且这样子的过年方式保持了很多年!
提到过年,我烁印在心中的一个故事,原前的人都很穷,父亲给孩子编了一双过春节穿的草鞋,孩了看了父亲编鞋高兴及了,他本来一年没穿过鞋,儿子一看没等到过年就穿上了,这下把父亲给气坏了,当时父亲就把一根编草鞋的草绳围在他腰上,只说了一句话,你这样花撒不如咱们都花撒算了。大家看看他穷到什么程度了?
快过年了,我先讲个小故事再说说家乡的民族文化。
小时候出生在江苏苏北一小县城,民风淳朴,敦厚,四五岁时住县医院大院。有一年过年前医院食堂要杀一头养了一年的大肥猪,分给全院医务人员。那年应该是六十年代末,一早起来听说食堂要分猪肉,都跑到食堂门口看杀猪,哈哈,里三层外三层把杀猪地围的水泄不通。那是我第一次知道杀猪是怎么回事,先洗再刮毛然后猪脖子上放血,然后一块块切下来放在地上,全院每家都分到一大块肉,那个激动劲甭提多高兴了。全院上下喜气洋洋,兴高***烈,过年的氛围浓厚热烈,年味十足,几十年过去了这一幕历历在目,久久不忘。
过去过年在我的家乡,阴历二十三后街上逐渐有了过年的气氛,开始卖鞭炮,对联,灯笼,土特产。往常赶集分大小集,大集时街上人还多一些,不逢集时候街上稀稀拉拉没几个人。过年前不同,阴历二十三后天天像大集,人头熙熙攘攘,接踵而至,热闹非凡。我那时天天泡在街上,图的就是个热闹,那个摊位放炮仗赶紧跑过去看热闹,还能从地上捡几个没响的攒起来过年再放,几天能捡一大把。
从初二开始各乡、各村,县文化馆陆续在街上演出。有狮子舞,踩高跷,花鼓戏,大秧歌。有唢呐,锣鼓,柳琴戏,猪八戒背媳妇等,好多好多。从初一基本上热闹到正月十五后,天天都有,那时小天天都跑出去看演出。也没有电视也没有春节联欢晚会,天天玩的不亦乐乎。也不知道怎么回事一眨眼年就过去了,那时心里那个美啊就盼望天天过年。一晃几十年过去了,再也体会不到幼时的喜悦和期盼,这种再也不现的浓浓年味一直在心里最深处珍藏。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童年过年习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童年过年习俗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dfmw.com/post/257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