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明朝过年习俗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明朝过年习俗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大明朝是怎样过春节的呢?
其实在明朝的时候,过年还不叫春节,那时候还是叫元旦,咱们现在概念上的春节是在民国时期确定的。至于这个咱们就不细说了,有兴趣的话可以去网上搜一下,咱们主要说一下明朝是怎么过春节的。
首先说说贴对联儿吧!贴对联在宋代才流传的比较广泛,当然明朝也是有贴对联的传统,不止是明朝,咱们国家历史上很多朝代,都有贴对联儿写福字的传统。说起贴对联儿这个过程我真是深有感触啊!农村都是大街门,而且每每到贴对联的时候还容易起风,本来都已经冻得瑟瑟发抖了,小风一刮更是雪上加霜啊!贴完对联儿,手上还会留下对联落下的红色,当然城市单元楼里贴还是很容易的。
明朝也是有吃年夜饭的传统的,具体明朝时期人们年夜饭都吃什么样的饭菜,我感觉因为地区的不同,所食用的饭菜肯定也都不一样。但我还是去查阅了一些历史资料,多有记载的是明朝时期就已经出现北方吃饺子,南方吃汤圆的现象了,我是北方人,我们这里现在过年还都是吃饺子。
在明朝也有初一早上拜年的传统,那时候根据地区的不同,咱们百姓一般有两种方式拜年。一个是普通的施礼作揖,另一个就比较累的磕头跪拜礼。当然不管什么样的礼仪,所表达的意思都是新年的问候和祝福。小编这里拜年还是延续着磕头跪拜礼,说实话一圈走下来还真有些累。
下面咱们再简单说一下,明朝的一些***活动吧!唱大戏,在明朝没有电的时期,过年听戏是必不可少的项目,每年的这个时候大小戏班子生意都会很红火,就好像咱们过年前期的理发店红火一样。放鞭炮,明朝时火药已经发展得比较成熟了,那时候过年已经有放鞭炮的传统了,一群人聚在一起放鞭炮是个不错的选择。逛庙会,每个时代都会有喜欢逛街的人,在明朝也一样,过年的时候会有庙会、灯会,历史上多有记载的鳌山灯会,就是在明朝兴起的。
最后再说一下春节祭天祭祖,这个重要的仪式在很多朝代都在做,当然明朝也很重视。上到皇室,下到普通老百姓,都是会在春节期间举行隆重的仪式祭天祭祖。
简单说了下明朝人们是怎么过春节的,如果喜欢的话点个关注吧!
现在的春节,明朝的时候叫“元旦”,都指的是正月初一。我们有些传统,在明朝时就存在,但更多的是变迁和失落。
如北京有“烧阡张”之仪:各家都用三牲熟食,以及细剪成阡张的草纸,供在祖先牌位前,等到三日后,焚而撤去,在佛前供果面,阡张至元宵罢,才烧毁。
在杭州,元旦前夕,就需要打扫堂室。至五鼓天,在神祠陈设花彩糕果,先用糖豆米团祀灶,称为“接灶”。祀神毕,将米团分饷家人,称为“欢喜团”。祀灶之后,再接岁神,燃烛灶香,拜众神与祖先。在众神祖先前遍燃香烛三天三夜,只有在影堂才兼供茶饭,至收灯后罢。
明代北京民间拜年仪式如下:早晨起来,当家的人率领妻孥,罗拜天地,拜祖祢,作匾食,奉长上为寿。元旦这一天出游,道上碰到亲友,即于街上叩头。
杭州人拜年则为家众序立中堂,卑幼拜贺尊长,男子出拜宗党亲友,称为“贺节”。家里摆设宴客酒,三五行即出。
开封为周王封地。正旦日,亲王率领诸王、宗人、仪宾、文武官员,到承运门拜万岁牌。礼毕,转存信殿受朝贺,朝毕赐宴。此后,诸王贵戚轮流治酒宴会,月无虚日。民间百姓也互相贺节、交拜、筵宴。
杭州人在拜年后,少年游冶,翩翩征逐,随意所之,演习歌吹。有的投琼买快,斗九翻牌;博成赌闲,舞棍踢球,唱说评话,无论昼夜,称为“放魂”。到了正月十八日收灯,然后学子攻书,工人回肆,农商各执其业,称为“收魂”。
开封人从初一日后,赴相国寺、萧墙街,听谈古、说因果、游乐。儿童则有投核桃、掷钱等游戏。到初八日,赴东岳庙进香游玩。俗以此日为五阎罗诞辰,整天人烟繁盛。
在古代,每当立春日,在东郊迎青帝。到了明代,一般塑芒神为太岁,塑土牛以起事。这是因为将上月建丑为牛,所以出土牛以送寒气,并藉此升阳。
迎春之仪,招集俳优,饰以冠带,被服乘马,效仿古人云台诸将、瀛洲学士之类,多至数十队。又让***绚装环珮,童子衣被锦绮,坐于台阁中。制成彩亭数十,中罗列市肆诸物,备极繁华,以导芒神土牛。远近之人,至期塞途充路,肩摩鳞集,群聚而观,称为“看春”。队伍经过人家,各设香烛,焚楮币,用来迎接芒神土牛,并向土牛抛掷五谷。
南方过年习俗有哪些?
南方过年的习俗:
1、扫尘——民谚说: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北方叫扫房,南方叫掸尘。室内屋外,房间屋后,彻底进行打扫、衣被用具、洗刷一新,干干净净地迎新春。
2、门画——据《山海经》载称:唐太宗李世民生病时,梦里常听到鬼哭神嚎之声,以至夜不成眠。这时,大将秦叔宝、尉迟恭二人自告奋勇,全身披挂地站立宫门两侧,结果宫中果然平安无事,李世民认为两位大将太辛苦了,心中过意不去,遂命画工将他俩人的威武形象绘之在宫门上,称为“门神”。
3、春联——是从两千多年前战国时期的“桃梗”演变而来的。《淮南子》上说,桃符(即桃梗)是桃木刻成的。上面刻着灭降福的咒语,一年一换。五代后蜀皇帝孟昶在过春节时心血来潮,令人将桃树削片,他提笔在上面题写了联句:“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这就是中国最早的春联了。
4、爆竹——春节燃放爆竹之俗始于汉代。据南梁人宗懔撰写的《荆梦岁时记》记载:“正月一日……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从辟山妖恶鬼。”古时放爆竹,是用竹子放进火内燃烧,由于竹内空气受热膨胀,便发出“噼噼***”的响声,以此避邪驱鬼,祈盼来年吉祥幸福。到了唐宋以后,发时了用火药制成的鞭炮。
5、拜年——据明朝陆容《菽园杂记》记载,拜年习俗最早行于明朝京都。朝官往来,不管认识与否都要互拜,百姓则各拜亲友。清代时兴在春节时送“拜盒”,即将贺年帖放在精致美观的饰盒里送给亲友,以示庄重。今日中国民间,“拜年”已成为一种传统习俗,至亲爱友和同事们,走家串户、登门拜年,互致问候。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明朝过年习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明朝过年习俗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dfmw.com/post/235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