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东明过年习俗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东明过年习俗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桐庐的传统习俗有什么?
1、米馃 桐庐人过年,餐桌上总是少不了一份米馃的。米馃,顾名思义,是一种由米制成的果状食品,主要由米粉制成,里面包有各种蔬菜、春笋、豆腐干等,是桐庐境内尤其是江南片农村一带盛行已久的一种传统食品。在桐庐,米馃又经常被称为“团圆果”,带有团团圆圆的意思,过去一般只在过清明、时节、春节、过寿等重大节日和场合,一家人团聚之时,才会享用这种食品。而且在桐庐人传统时节祭奠祖先神灵的时候,米馃也是供桌上一份必不可少的供品。
2、年糕 现在人吃的年糕多半是***用机器加工制作而来的。方便则方便矣,但却少了以往那种手工打年糕过程带来的而快乐。如今,手工制作年糕又开始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
3、索面 在桐庐新合地方,每当进入冬季,当地的人们就开始张罗着做索面,以备春节与过冬。新合索面又称长寿面,是桐庐民间传统食品之一。无论是县城或者农村,凡是过年过节,人们招待客人或者拜节送礼,总是少不了那一束束细长而又洁白的索面。尤其是老人寿辰或者是家里生孩子,更要以送索面相贺,而主人则要以鸡蛋索面来回请。
北方农村还有个别地方存在下跪拜年现象,你觉得这种习俗需要取消不?
我个人觉得,不能取消。
我已经离开家十几年了,想想从大学开始,快二十年了,每次回家过年,我都会回家给村子里面的长辈去拜年,磕头,那是实实在在的磕头。每逢这一刻,我都深有感触,就算再城市里,哪怕腰缠万贯,那也是小辈,该磕头的照样得磕头,随着最近四五年长辈越来越少,我反而觉得这个习俗不能免,一方面,长辈越来越少,叔叔大爷辈逐渐去世,哥哥嫂嫂辈的也开始去世了,去磕头又算得了什么呢?一年甚至是几年就这么一次,要是再免了,真是,这个年,就越来越没意思了。
怎么说呢,个人感觉下跪拜年挺好的,首先对方是自己的长辈。其次,每一代都是这么走过来的,又不是什么封建迷信什么的。相反,这也是一种年味的表现。试想一下,晚辈进门只说过年好或者有些孩子内向嘴巴比较懒,什么都不说就呆呆着看着你,满脸腼腆的瞅着你,长辈就把压岁钱给了,总感觉少了些什么。本来人就少了,每家也就一个顶多两个。再加上晚婚晚育孩子本来就不多。人少了我想做什么都没有当年的气氛了,所以说,只要不是什么封建迷信什么的,与年味相关的祖祖辈辈传下来的东西我想还是保留下来比较好吧。
我家在甘肃庆阳,现在过年,男丁都会给长辈磕头拜年(当然,小女孩是可以跟着磕头的),除夕夜,爸爸带我和哥哥给爷爷奶奶磕头拜年,爷爷奶奶会给压岁钱,然后,我和哥哥会给爸妈磕头拜年。然后再去祖上磕头,并且给叔叔,阿姨磕头拜年,。
大年初一,我们村(比较独特)会给整个村子60多户人家拜年,每家每户会拿出好吃的给小孩子,小时候,小孩子多,都是抢好吃的,现在,孩子少了,物质丰富了,都是自愿去拿,。当然,这磕头拜年不论是不是魏姓,其他几个小姓也会拜年,当然,磕头只限于,后人对先人,晚辈对长辈,今人对已故之人,往后几天,会给亲戚家拜年,一般是父亲带着我和哥哥磕头拜年,我妈不用磕头。当然,我的表叔,姑父们,也会来我家给我爷爷奶奶拜年。甚是热闹,甚至,人多了,坐好几桌。
有些人说磕头封建,我不得不反驳,给父母长辈,磕头怎么了,比你在外面装孙子好多了,经济社会冲击传统文化在所难免,我们的过年,也变得冷清,再不保留,这样的过年有何意义?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东明过年习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东明过年习俗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dfmw.com/post/224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