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过年习俗氛围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过年习俗氛围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现在你的老家每年大年初一还到处磕头吗?磕头这个习俗,你认为好还是坏?
我们这里的农村,大年初一还是要磕头的。过去,既要给神灵、祖宗及已故的父母磕,还要给长辈磕。现在,对于长辈,只拜望不磕头了。
大年初一,新年的第一天,人们往往有许多美好愿望希望在新年实现,于是便祈求神灵护佑。拂晓时分,一家主妇起床后的第一件事就是,依次给灶王爷、土地爷、全神爷、祖宗、已故的父母挨个摆供品、上香、烧纸、许愿、磕头,家中其他成员可参与也可不参与。接下来,一家人开始到厨房包饺子、煮饺子。饺子煮熟盛好后,自家人先不吃,而是让孩子给挨近的长辈一家家地送。以前,孩子送饺子到长辈家是要磕头的,现在一般不磕。长辈则拿出红包,送给孩子。如此以来,长辈因有人问候而笑逐颜开,孩子因得到红包而兴高***烈。
大年初一,给神灵磕头,是人们心灵所需;给先人磕头,是人们不忘根本;给长辈磕头,是人们孝心洋溢。现在只探望长辈而不再磕头,是时代的发展。
存在的,一般都是合理的。我们不能盲目地给节日的传统做法贴上“精华”或“糟粕”的标签。时间会荡涤一切,真正的糟粕,迟早会退出历史舞台。
我们这大年初一还是要磕头的,不过不是到处磕头,而是有规矩的。
小家庭里儿孙辈给年龄较大的长辈磕是必须的,当然长辈给孙子辈是有红包的。在一个大家族里,我们这称之为本家或自家人,只要是没出五服,按规矩都是要来磕头拜年的。有时候一辈人的老大都70多岁了,老小才20多,农村人很注重辈分,不管年龄同一辈人依然以兄弟相称。当然,年龄过大的老人也可以不去磕头拜年,不过60多岁磕头拜年的还是不少。
看起来年龄像父子甚至是祖孙的两人很可能是兄弟,红白喜事是最能看出辈分的,坐上席送亲的,在陵里行礼跪拜的都不能乱了辈分。大年初一,大家拉拉家常,聊聊往事,最后就是给长辈磕头。忙了一年了,过年的气氛在这时候显得很浓郁。仁义礼智信,忠孝节义。
这个习俗我们这边原来也有的。
听借家里老爷子说,他们小时候日子苦,而且思想也传统,对老人也没啥可孝敬的也就过年给老人磕头。我小时候只会给爷爷姥爷磕头,磕完头就会有压岁钱。到现在很少有人磕头了,我会带着我儿子给老爷子磕头。高速他要尊敬老人。而且现在生活好了不用磕头也有压岁钱,都这么宠孩子也舍不得让他们磕头了
过年磕头是一个快乐的事,因为能够接受磕头的,都是自己的长辈,说明家庭以及亲戚成员健全。***如你60多了还能够给父母亲磕头,说明你父母亲起码80多甚至90多了,还说明你家有长寿基因,这当然是好事!另外,磕头是有回报的。长辈多多少少都给钱,把磕头的孩子喜欢的眉开眼笑。现在来说,一般磕头的都是自己的直系亲属,晚辈给长辈磕头,蕴含着一种美好的祝愿,这种祝愿,更加深了家庭成员中长辈与晚辈,大人与孩子的关系。这就是中国人的过年的丰富内涵之一。
守岁、发压岁钱、放爆竹、团年饭,过年还有哪些习俗?
关于过年,我们从小受到的正统教育里没有这一课,我不知道这是为什么。难道中国人的团圆文化里面关于过年不重要吗?难道中国人不远万里与家人团聚是不值得一谈的吗?虽然从学校的教育里我没有获得过年的习俗,但是我祖父在世时,很多过年的片段不时在我脑海里闪现。记得那时我还小,仅仅懂事而已,每逢临近过年,祖父总会先动员家人做好除尘工作。把地扫干净,把桌子、椅子都用抹布擦得一尘不染,给人一种新气象、新面貌的感觉。然后就是备年货,一些年货是自己亲自做的。比如,肉结、肉圆子、油泡豆腐、鱼圆等等,都是买来食材,洗净、切好,然后下油锅。我呢,那时就会帮祖父烧火,好的柴火舍不得烧,就用干稻草来烧火,火烧旺后,油锅里就滋滋热闹起来。这时,祖父就会把备好的豆腐啊,肉圆啊,鱼圆啊,放进油锅里炸,被油锅滚过的肉,香味四处飘溢开来,这时家人脸上洋溢的都是幸福的笑容。原来,过年是开怀和幸福的时刻。然后一起吃年夜饭,长辈给晚辈包压岁钱。就这样,一直开心着,至到今天……
守岁:大多数人守岁估计也就看跨年演唱会
发压岁钱:拼爹娘、拼爷爷奶奶的财力
放爆竹:到处禁止烟花爆竹🧨
团圆饭:越团越小咯!
贴春联:从这方面还能看到年味,各大超市、家家户户的大门上搞得红红火火!喜庆气氛
春节那天祭祖,素食,给乡亲拜年,添丁上族谱,打龙灯,都是我们这里的风俗。
春节须吃素食。年夜剩余的荤腥食物一般留过初一再吃。一大早主妇把年夜饭蒸热,炒个芥菜,再弄个葱炒豆腐,象征清清吉吉开始新的一年。饭前先祭祖:上供饭、焚香、烧冥币、打爆竹。祭祖毕,才一家人坐桌吃早饭。
吃完早饭,家家户户都会将糖果糕点装碟,女客则在家等候族人拜年,男客则带上自家小孩给族中至亲拜年。小孩最高兴,可得到很多糖果糕点打发。
有要上新丁的人家,则会端上一大果盘糖果花生烟酒、带上新生孩子和红包,到村中祖堂请族长或管谱箱的长辈上谱。烟酒果品凡到祖堂来热闹者皆可分享,红包则归上谱人独领。
诸亊毕,大约在九点后,开始打龙灯游村拜年,家家户户必到。喝彩声、鞭爆声,此起彼伏,非常热闹。挨家都会包红包,少则几十,多则上千。仅去年春节打龙灯就收到红包三万多元,还收到各地名烟几十条。打龙灯的人每人得一条稿赏,余者则卖钱放到红包一起归村老协统一公用。
我村春节无人***。往年春节上午,一般举行团拜会,总结一年的成绩,交流发家的体会,商讨新年的***。前年春节,是村里一班在外做生意的青壮年自愿合捐了几万元,请全村老人扯长桌子吃大餐。尊老敬老,其乐融融。
亲爱的头条读者,你觉得我村春节如何?欢迎阅读,欢迎点赞!
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过年的习俗各地随略有[_a***_],如我的家乡除了守岁、发压岁钱、放爆竹、吃年夜饭外,还有给长者拜年、上坟及全族统一祭拜祖先等习俗。这些习俗,其实都是数千年的民族文化积淀,从不同侧面反映了中华文明的博大久远及中华民族爱好和平,崇尚礼义及追求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
在广东,过年有个隆重的活动就是行花市,一般在除夕的前三、四天开始。年三十夜吃完团年饭,一家大小漫步花市观花赏花买花,带上几盆新鲜花回家辞旧迎新。(图片是本人上年游花市拍的)
中国五十六个民族各有特色,春节风俗又有哪些特色呢?
在我国,春节并不单单是汉族的节日,也是全国各民族的传统节日,每到这时必然是普天同庆,共享佳节。虽是同一个节日,却因为民族之间地域以及风俗的差异,造就了各民族之间不同的春节习俗。下面小编就说几个少数民族特别的春节习俗。
藏族的***们过年的时候总会为自己准备一件新衣服,不论贫富,总会在自己的身上添一件新的饰物,哪怕是一件首饰,***们将他们成为萨举,也就是新装的意思。藏历正月初三,拉萨人们会成群结队地到东郊的宝瓶山和西郊的药王山,插经旗/挂彩幡,祭祀山神和水神。正月初五,举行特殊的开犁礼。
蒙古族历来崇尚白色,他们把农历新年称为白节。蒙古族的白节和我们的春节一样,会有一个漫长的准备期,一般是从腊月二十三开始。这期间,蒙古族人大扫除、休沐、布置自己的蒙古斑等等,还会为自己的爱马配上新的红缨和新马鞍,其中送礼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他们通常会将整只的牛羊先给自己的亲友。
壮族人的春节和汉族相差不大,过年的时候会制作很多的美食,扣肉、粉蒸肉、叉烧肉等等。除夕的主食是米饭,壮族人过年的时候会做很多的米饭,象征着这一年的富贵。此外,粽子也是过年必不可少的,特大粽子,重达一二十斤,香味堪称一绝。春节期间的活动也非常的多,有赛球、对歌、跳舞等等。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过年习俗氛围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过年习俗氛围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dfmw.com/post/199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