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过年农历习俗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过年农历习俗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中国传统四大节日是哪些?分别有何寓意?
清明节日祭先灵:孝儿孝女泪满晴:人生自古谁无死:留下子孙守坟莹:五月里来五端阳:雄黄美酒都品噹:白蛇許仙风流事:唯有屈原最忠良:八月里是中秋:嫦娥玉兔广寒游:吴剛伐桂无终止:美酒飘桂世人头:除夕守岁又团年:美味隹話自古传:太平盛世阁家好:美美滿潇大团园
中国四大传统节日分别是春节(农历正月初一)、清明节(公历4月5日左右)、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 春节: 春节是指汉字文化圈传统上的农历新年,俗称“年节”,传统名称为新年、大年、新岁,但口头上又称度岁、庆新岁、过年,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 在现代,人们把农历正月初一开始为春节,一般至少要到正月十五(上元节)新年才算结束,但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九。 清明节: 清明节是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一般是在公历的4月5日;但其节期很长,有“十日前八日后”及“十日前十日后”两种说法,这近二十天内均属清明节。 端午节: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龙舟节、浴兰节等。是流行于中国以及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 端午节起源于中国,最初为祛病防疫的节日,吴越之地春秋之前有在农历五月初五以龙舟竞渡形式举行部落图腾祭祀的习俗;后因诗人屈原抱石自投汨罗江身死,又成为华人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部分地区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等说法。 端午节自古便有食粽、饮雄黄久不息。受中华文化的影响,中秋节也是汉字文化圈国家以及世界各地华人华侨的传统节日。 中秋节: 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是流行于中国众多民族与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时在农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也有些地方将中秋节定在八月十六。 中秋节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成为与春节齐名的中国主要节日之一。受中华文化的影响,中秋节也是东亚和东南亚一些国家尤其是当地的华人华侨的传统节日。
中国传统的四大节日应该是“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
关于春节的起源有多种说法,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如春节祭祀,春节源于巫术仪式,春节源于鬼节等。但其中被普遍接受的说法是,春节由虞舜时期,舜即天子位,祭拜天地,人们把这一天当做岁首,据说这就是农历新年的岁首,后来叫“春节”!
还有另外一种说法,叫“年”!年是汉族民间传说中的凶兽,头长尖脚,凶猛异常,每到除夕之夜,就会出来伤害人和牲畜。人们为了把年驱赶走,到除夕那天,就家家户户放鞭炮,穿红衣服,贴对联,敲锣打鼓把年吓跑了。所以也叫“过年”!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在仲春与暮春之间,也就是立冬后的第104天。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祭祖和扫墓的日子。
“清明节”,也叫民族扫墓节,1935年,中华民国***明定于每年的4月5日为国定***日。2006年5月20日,经***院批准,将清明节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端午节”,为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据《荆楚岁时记》记载,因仲夏登高,顺阳在上,五月是仲夏,它的第一个午日正是登高顺阳的好天气,故五月初五亦称为“端午节”。此外还有“午日节”,“五月节”,“龙舟节”,“浴兰节”等。端午节也是为了纪念战国时期楚国爱国诗人屈原的祭祀日。自2008年起,“端午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日!
“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追月节”,“团圆节”等,因在农历八月十五,又恰值三秋之半,故得名。也有些地方将中秋节定在八月十六,所以有十五的月亮十六圆之说。
中秋节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至近代已成为和春节齐名的中国主要节日之一!
中秋节自古就有祭月,赏月,吃月饼,赏桂花,饮桂花酒的习俗,也衍生了一个个美好的爱情故事。中秋节以祈盼团圆,思念故乡,思念亲人,祈盼丰收幸福之美好而流传至今。2008年起,中秋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日!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过年农历习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过年农历习俗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dfmw.com/post/197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