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家乡过年的一种习俗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家乡过年的一种习俗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说说你家乡过年都有什么特色习俗?
谢谢邀请,我是一个祖籍山东却又生于吉林,成长于黑龙江的真正三农人。长辈流转各地,仍然是按照山东人的习俗过年,但是也有入乡随俗的改变。1腊月二十三过小年,辞灶。要敬拜灶君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2扫尘炸年糕,炸丸子,——大同小异不一一列举。
3大年三十贴对联,备足水,备好干柴。因为年夜,初一是不挑水不劈柴的。
7休息一下,清晨放炮再到乡邻家拜年。
8初二开始给岳父岳母拜年或者到亲朋好友家串门拜年。初五是不出门的。
在我的家乡伏牛山南麓的南阳,过年的习俗也是“十里不同乡”,形式多样、丰富多彩。
***不能忘记祖宗,所以先说祭祖,有大年三十上坟的,也有大年初一上坟的;这两个时间里有上午之说,也有下午之说,还有傍晚上坟之说。
“三十捏鼻儿(包饺子)”,年三十是全家人团团圆圆的时候,包饺子吃饺子,一家人围座一起其乐融融,长辈的还会唠叨唠叨子孙事儿……
“初一上街忸一忸”,一般来说,这大年初一大人小孩都会穿上新衣服,以新的形象示众,“人看人”,也可能是过去穷,没钱买新衣服,只有过年了才恨恨心添件新衣服穿穿,那叫一个“leng”。
过了初一后,初二以后的几天里,那就是走亲戚访友大拜年啦。当然,走亲戚也是有“远近”的,这远近不是说距离远近,而是先直亲近亲,象媳妇回娘家、女婿去岳父岳母家等,一般都会在初二先去拜年啦。
春节这几天,打铜器、踩街等民间文化活动也是不断的,有的锣鼓队为一争高低,几个锣鼓队打着打着就比起谁的响亮丶谁的整齐鼓谱美来,美其名曰:铜器铜器,越打越气。当然,这都是很多年前的事儿了,现在再也看不到、听不到打到三更半夜了。
常言说:“三天戏五天年”,一般来说过了初五就算过完年了,初六都会借“六”顺开市大吉,要上班丶打工的也都准备踏上新的征程。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
春节各地风俗大同小异,西安人过年也是讲究团圆,吉祥。在三十祭祖也是少不了的,摆上供品燃起腊烛点起供香,三磕头。现在程序也筒单了,但中心意思要做到。
年夜饭是春节的重头戏,餐桌摆八凉来喝酒,天南海北叙说家常,八热莱上桌后肥吃海喝,道不尽儿女思家情。晚辈给长辈拜年,老人给孩子们红包也叫压岁钱,春晚是人们津津乐道的修选节目,吃完饭支起***桌,方城大战开始,通宵达旦,也就是守夜,初一合家饺子。然后朋友圈走动拜年,現在都简单了,手机通话也就行了。走娘家,走亲戚忙碌碌地也就快到上班了。
谢邀。春节的传统年俗,比较了一下:
一是时间上的一致性。春节时间均按我国传统农历计时,与二十四个节气紧密衔接,毫无二致。
二是从地域上看,大多是趋同一致的。我国的东西南北,幅员辽阔,地域广大,但年俗几乎相差无几。极少数虽然有异同,但追溯其渊源,仍是与传统年俗同根同源。
三是从民族习俗上看,差异不大。我国五十六个民族,尽管生活习性上有差异,但春节习俗大体一致,如过年有的只是吃汤圆、有的吃饺子,有的吃糍粑的差异而己。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北宋文学家王安石在这首[_a***_]诗中用爆竹、屠苏、桃符……等元素串联出一个喜庆祥和的中国年。穿新衣、戴新帽、放花炮成了一代又一代人对年最深刻的记忆,过年少了花火,少了爆竹就缺少了年的味道。记得小时候在老家过年,进腊月寒假来了,就开始盼着年的来到,过年有好吃的,过年有新衣服,最最重要的是过年有鞭炮可以放。早早的让老爸给自己买来了小鞭(大地红,鞭炮的一种)。孩子们是存不下东西的,将成挂的鞭炮拆成一头一头的,十个二十个的揣兜里,手里拿着点燃的香头,走到哪里,Duang的放一个。那时候的熊孩子们一个赛着一个淘,鞭炮放的也是花样百出。就同笑话里面说的一样,如果你看到熊孩子冲你笑,最好躲着点。
再来说一说吃的,我是承德人,每次在老家过年,大年初一早上端上桌的一定有一大盘热气腾腾的饺子。这个习俗具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就不得而知了,在我的印象中,佐餐菜品花样百出,大年初一的饺子,是从未变过的,早已刻在了脑子里,成了年俗的一种。
在我的老家有腌制酸菜的习俗,每年入了冬,当季的冷凉***上市后,家家户户都会买来***,腌上那么一两缸。自家腌制的酸菜可以从立冬吃到立夏,酸酸爽爽的味道贯穿两个季节。无论是汆白肉还是猪肉炖粉条,酸菜都是头牌,酸菜鱼、酸汤排骨也是不可多得的美味。赶上年来到,酸菜馅更是早早的剁了几案板,三十晚上一家人团团围坐,打打***、嗑嗑瓜子、喝点茶水,看着春晚,包着酸菜馅的饺子,等到新年的钟声敲响,饺子就可以下锅了,等放完了炮,美味的饺子早就端上了桌。
饺子,更岁交子,团圆福禄。有人认为饺子是南阳人医圣张仲景发明的,距今已有一千八百多年的历史了。我的老家讲究好事成双,过年饭桌上的菜品都是二的倍数,搭配上一凉一热或一凉二热,最低四个菜,然后是六个、八个、12个,16个和24个。自家人在一起吃饺子,没妾(客人)时最低四个菜,来妾时是八个起,四凉四热,荤素搭配着来。
春节马上到了,大家讲讲自己小时候家乡过年的一些风俗文化吧?
快过年了,我先讲个小故事再说说家乡的民族文化。
小时候出生在江苏苏北一小县城,民风淳朴,敦厚,四五岁时住县医院大院。有一年过年前医院食堂要杀一头养了一年的大肥猪,分给全院医务人员。那年应该是六十年代末,一早起来听说食堂要分猪肉,都跑到食堂门口看杀猪,哈哈,里三层外三层把杀猪地围的水泄不通。那是我第一次知道杀猪是怎么回事,先洗再刮毛然后猪脖子上放血,然后一块块切下来放在地上,全院每家都分到一大块肉,那个激动劲甭提多高兴了。全院上下喜气洋洋,兴高***烈,过年的氛围浓厚热烈,年味十足,几十年过去了这一幕历历在目,久久不忘。
过去过年在我的家乡,阴历二十三后街上逐渐有了过年的气氛,开始卖鞭炮,对联,灯笼,土特产。往常赶集分大小集,大集时街上人还多一些,不逢集时候街上稀稀拉拉没几个人。过年前不同,阴历二十三后天天像大集,人头熙熙攘攘,接踵而至,热闹非凡。我那时天天泡在街上,图的就是个热闹,那个摊位放炮仗赶紧跑过去看热闹,还能从地上捡几个没响的攒起来过年再放,几天能捡一大把。
从初二开始各乡、各村,县文化馆陆续在街上演出。有狮子舞,踩高跷,花鼓戏,大秧歌。有唢呐,锣鼓,柳琴戏,猪八戒背媳妇等,好多好多。从初一基本上热闹到正月十五后,天天都有,那时小天天都跑出去看演出。也没有电视也没有春节联欢晚会,天天玩的不亦乐乎。也不知道怎么回事一眨眼年就过去了,那时心里那个美啊就盼望天天过年。一晃几十年过去了,再也体会不到幼时的喜悦和期盼,这种再也不现的浓浓年味一直在心里最深处珍藏。
谈到过年,大家的同感是:年味越来越淡了。究其原因,大概是因为现在大家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对过年的期盼不是那么强烈了。再者就是越来越多的农村人涌向城市,即使回家过年,也是来去匆匆,村子里失去往日的人气。
以前,只有过年才能盼到好吃的、穿上新衣服,现在这些盼望天天都可以实现,于是感觉“年味”淡了。
在我的记忆中,农村过年最隆重,是一年中最为重要的日子。过了腊八节,人们便开始忙着除旧布新,腌制年肴,准备年货。无论什么天气,都要为过年奔波——赶年集,买年货,写春联,准备各种祭祀供品,扫尘洁物,除旧布新,准备年货,腌制各种腊肠,腊肉,或煎炸烹制鸡鸭鱼肉等各种年肴。
刚进腊月,农村大集就开启人山人海模式。人们纷纷到集市上,抢购蔬菜,糖果,瓜子,烟花爆竹鞭炮以及各类肉食等年货。所以一年当中的腊月里的农村大集是做热闹的地方。
“杀年猪”还记得吗?过去,农村没有什么养殖场,只是开春家里开始饲养一头猪,不喂添加剂,所以猪长得很慢,待到过年时才能成一头大肥猪。把猪杀了过年,所以叫“年猪”,小部分自家留着过年,大部分卖给街坊邻居。
贴春联是我国除夕传统习俗,年三十早上就开始忙着贴春联、挂灯笼。挂上了大红的灯笼、贴上了喜庆的春联,瞬间年味就变浓了。
放鞭炮是孩子们最开心、最乐意的。你还记得小时候拾“哑炮”的轶事吗?一群小孩,天不明就开始串了这家去那家,这家炮没放完,那家响起来了。
农村过年最重要的习俗就是“拜年”,晚辈给长辈磕头。大年初一早上,长辈特别是上了年纪的老人,他们会衣着整齐坐在堂屋里等着晚辈来拜年。那时拜年是真要跪下磕头的。当然了,小孩最乐意给长辈拜年,拜年就挣到“压岁钱”。
过年最累的就是大人们,就是爹娘,他们卤猪肉、蒸糕点、砸年糕、炸丸子、做腊肠——。
过了初一,人们开始走亲戚了。过去有“初三姥娘 初四姑,初五初六看丈母”“先看丈人再看舅,姑父姨父排在后”的说法,如今是正月初二趁着年味正浓时,就拉开了走亲戚的大幕。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家乡过年的一种习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家乡过年的一种习俗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dfmw.com/post/150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