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过年守岁的习俗有哪些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过年守岁的习俗有哪些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守岁的来历和传说?
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汉族传统年俗,这在魏晋时期就有记载。除夕晚上,人们往往通宵不眠,一家老小熬年守岁,欢聚酣饮,共享天伦之乐,这是炎黄子孙仍很重视的年俗。即使常年在外工作的人们此时也一定要赶回家团聚。
中文名
熬年
守岁,又称守岁火、照岁等,是中国民间在除夕的习俗,指除夕夜守岁,指在除夕夜一家人团聚,熬夜迎接农历新年的到来。
守岁的最早记载见于西晋周处的《风土记》: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为“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
“守岁”习俗起源于先秦时期的“逐除”。据《吕氏春秋·季冬记》记载,古人在新年的前一天用击鼓的方法来驱逐“疫疠之鬼”,来年才会无病无灾。这就是“除夕”节的由来。古时候,有一种凶猛的怪兽叫“年”,它每到除夕之夜都要出来伤害人,因此人们届时要燃放爆竹、点守岁灯来驱赶“年”,把“年”赶跑之后,人们开始吃年夜饭,年夜饭都要吃水饺,为了辟邪驱灾,不吃到半夜,不能睡觉。这就形成了除夕熬年守岁的习惯。
守岁,是对如水逝去的岁月含惜别留恋之情,又有对来临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守岁从吃年夜饭开始,这顿年夜饭要慢慢地吃,从掌灯时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守岁的习俗,既有对如水逝去的岁月含惜别留恋之情,又有对来临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古人在一首《守岁》诗中写道:“相邀守岁阿戎家,蜡炬传红向碧纱;三十六旬都浪过,偏从此夜惜年华。”珍惜年华是人之常情,故大诗人苏轼写下了《守岁》名句:“明年岂无年,心事恐蹉跎;努力尽今夕,少年犹可夸!”由此可见除夕守岁的积极意义。
以上是关于守岁的一些基本来历和传说,如果你想要了解更多,我们可以进一步探讨。
守岁,又称守岁火、照岁等,是中国民间在除夕的习俗,指除夕夜守在家中等待新年的到来。其来历有多个传说,其中一个是为了驱赶“年”这个恶兽。
相传,“年”每到除夕夜就会出来伤害人畜,于是人们就在除夕夜点起灯火,燃放爆竹,以驱赶“年”。这种习俗逐渐演变成了守岁,意在祈求新的一年平安吉祥。
守岁、发压岁钱、放爆竹、团年饭,过年还有哪些习俗?
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过年的习俗各地随略有不同,如我的家乡除了守岁、发压岁钱、放爆竹、吃年夜饭外,还有给长者拜年、上坟及全族统一祭拜祖先等习俗。这些习俗,其实都是数千年的民族文化积淀,从不同侧面反映了中华文明的博大久远及中华民族爱好和平,崇尚礼义及追求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
在广东,过年有个隆重的活动就是行花市,一般在除夕的前三、四天开始。年三十夜吃完团年饭,一家大小漫步花市观花赏花买花,带上几盆新鲜花回家辞旧迎新。(图片是本人上年游花市拍的)
春节那天祭祖,素食,给乡亲拜年,添丁上族谱,打龙灯,都是我们这里的风俗。
春节须吃素食。年夜剩余的荤腥食物一般留过初一再吃。一大早主妇把年夜饭蒸热,炒个芥菜,再弄个葱炒豆腐,象征清清吉吉开始新的一年。饭前先祭祖:上供饭、焚香、烧冥币、打爆竹。祭祖毕,才一家人坐桌吃早饭。
吃完早饭,家家户户都会将糖果糕点装碟,女客则在家等候族人拜年,男客则带上自家小孩给族中至亲拜年。小孩最高兴,可得到很多糖果糕点打发。
有要上新丁的人家,则会端上一大果盘糖果花生烟酒、带上新生孩子和红包,到村中祖堂请族长或管谱箱的长辈上谱。烟酒果品凡到祖堂来热闹者皆可分享,红包则归上谱人独领。
诸亊毕,大约在九点后,开始打龙灯游村拜年,家家户户必到。喝彩声、鞭爆声,此起彼伏,非常热闹。挨家都会包红包,少则几十,多则上千。仅去年春节打龙灯就收到红包三万多元,还收到各地名烟几十条。打龙灯的人每人得一条稿赏,余者则卖钱放到红包一起归村老协统一公用。
我村春节无人***。往年春节上午,一般举行团拜会,总结一年的成绩,交流发家的体会,商讨新年的***。前年春节,是村里一班在外做生意的青壮年自愿合捐了几万元,请全村老人扯长桌子吃大餐。尊老敬老,其乐融融。
亲爱的头条读者,你觉得我村春节如何?欢迎阅读,欢迎点赞!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过年守岁的习俗有哪些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过年守岁的习俗有哪些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dfmw.com/post/111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