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家乡过年还在坚持的习俗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家乡过年还在坚持的习俗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70 80后的朋友们,可还记得小时候家乡春节都有什么习俗吗?
我们小时候差腊月二十三,送灶王爷,这一天算是比较期盼的。当然也不是因为相信灶王爷确实能上天言好事,主要是送灶爷会用糖瓜,可以吃糖瓜!
腊月二十四就是扫房子了,这是小时候最期盼的。扫房子的时候,把屋里的东西全搬出去。就到了捡钱的时候了。对于资金匮乏的童年,这是一笔巨款。
再有就是蒸馒头蒸包子,每年都会蒸很多,小时候家里吃不起买的馒头,都是自己蒸的,基本上会蒸够一个正月的!
二十九开始就贴春联了,以前是照着对联书,找人写。后来就是买了。还有换神圣码,换香炉。
三十,炸鸡头!炸套管!不是真的鸡头,而是用滚开的糖水烫的面,用筷子一块块放进油里炸,出来的形状像鸡头!套管就是把面皮几个弄到一起,一般是三片或者两片,叠在一起中间切一刀,翻一下放到油里炸!
记不太清楚了,大致说说。
一、节前,有清扫院子,打扫卫生,特别是扫墙,用竹竿子绑上干净的扫帚。老人说,灶王爷上天。
二、过年,一家人在一起开开心心吃团圆饭,放鞭炮。过了十二点,就可以相互间拜年了。这时候。村里很热闹,小孩子也特别精神,跟着大人串门。
四、过年做的东西,放在大桌子上。放上已过世长辈的牌位或照片,一家人吃饭前,要祭拜一下。有的还在村口烧纸,叨唠几句,我们过得都挺好,勿挂念。请您回家过年!
六、初五晚上,还要烧纸,送已过世长辈离开,不免又是一番唠叨。
七、过年串门走亲戚,要拿鲜肉🥩或者活鱼。主家要备好油条,一是当馒头吃,二是客人走的时候压篮子用。
我是80后记的我小时候我们的习俗是,年三十下午二点,我们村上老坟,各家各姓的人都会在年三十上午,提前收好份子摊钱买鞭炮 ,供品下午去上老坟,怀念先人,从村里到老坟上,一路上鞭炮齐响,大人小孩前呼后拥热闹的很,现在不让放炮了,也找不到小时候的回忆 了。
又是一年的过年时,可惜再也感觉不到小时候过年的那种幸福了。我是一名八零后,我记得小时候,最盼的就是过年,因为过年就有好吃的和新衣服,而且还不用上学。但是最忙的反而是我妈,现在觉得我妈真不容易。
根据我们那里的习俗,从腊月二十三就开始过年了,腊月二十三就是过小年,在那一天,我妈就会把家中里里外外的都收拾一遍,到了中午的时候,我妈烧火,我爸掌厨,做一桌子好菜,吃饭前让我去放鞭炮,那天中午,随着此起彼伏的鞭炮声,一家人开开心心的吃饭。
在随后的几天里面,家里就开始做米酒,蒸各种馅的包子,有糖包,有菜包,有肉包,每次都要蒸好几锅,每次蒸好了,就会喊我和我妹妹去吃,我和我妹就开开心心的拿起还很烫的包子,每次都是一边烫的呼哈的,一遍还忘嘴里送。
接着呢,就是赶集办年货,那个时候,没有现在的公路,也没有公交车,要么我父亲开着家里的手扶拖拉机,要么就搭着别人的拖拉机,反正每次不管怎么样,都是村里一大批人一起去,有说有笑,在颠颠簸簸中向着镇上的集市去,回来的时候,都是一大车的东西。
到了腊月二十七八的时候,家里就开始杀鸡宰鸭的,养了一年的鸡鸭就成了年夜饭上的美味。每次我爸就是剁成块的鸡鸭腌制一番后裹上淀粉,上油锅炸,除了鸡鸭,还有炸藕、炸排骨、炸鱼等等,当然也少不了各种卤菜,比如猪耳朵、猪脸、猪舌、猪脚什么的,都是自己配料后卤的,我们就时不时的去厨房看看,如果看到什么好吃的,都上去抓几块就吃。
当然我们还有炸油条,我不知道为啥过年要吃油条,但是炸油条可以说是童年印象最深的事情,那个时候,也没有现在这些酵母什么,没有一定的技术,根本炸不好油条,而我爸就是炸的好的那个,每次到过年,就被各个亲戚请去炸油条,每次我妈埋怨到:“光顾着别人了,自己啥时候能炸上呢”。
到了腊月三十的时候,要去坟头祭奠先人,之后就是贴好春联,家里各个屋,只要有门的地方都贴上,然后就是自己家人一起团团圆圆的吃顿年夜饭,大人去打牌,小孩子看电视,那个时候,我们最讨厌看春晚,觉得春晚就是唱唱跳跳的,还不如电视剧好看,而且三十的晚上,家里要灯火通明,基本上电灯开一晚上。
大年初一,我们都是被鞭炮吵醒的,在早上吃完饺子(规定大年初一早上吃饺子),然后就出去各家串门拜年,说一些吉利的话。
这就是我印象中过年的样子,也许说的有点啰嗦,请大家见谅,不知道大家小时候是怎么样的呢?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必删)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家乡过年还在坚持的习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家乡过年还在坚持的习俗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dfmw.com/post/110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