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东北人冬天过年习俗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东北人冬天过年习俗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过年了,北方家家户户为什么要蒸很多馒头和包子?
过年对咱们中国人来说,是一件非常有意义且特别慎重对待的头等大事。意味着全家团圆,盍家欢乐,更有传统习俗的延续。这不,在北方,年前家家户户要蒸很多很多的馒头和包子。
其实,这也是有原因的:
其一,是继承着流传至今的传统习惯
每逢春节这个盛大的传统节日,是异常忙碌和隆重的。“小年”一过,几乎天天都是“节日”,也有你忙的了!特别是到了腊月二十八,你看那些“家庭主妇”们,脚忙得像炒菜似的。因为民间有这样的说法:“腊月二十八把面发,腊月二十九蒸馒头”。在过去,还没有酵母粉,人们发面用的“酵头”(即老面),这个做“面***”的,发酵慢,是要在前一天发面,第二天面团才能醒发到位,才可以蒸馒头等。也就是腊月二十九了,各家各户开始大量的蒸馒头了,有的也蒸花卷。还非弄出个塔、佛手等形状来,再捏些各种形状的豆馅包、枣泥包,同时要点上几个红点儿图个吉利,想有个好“彩头”。虽然历经多年,在一传统的习惯在民“久传不息”。
其二,遵循着民间默契的一种讲究
春节期间,在民间有很多的讲究。蒸馒头也算其一吧。因为馒头和包子等蒸制品要靠水蒸气的蒸发,以达到馒头等熟化的目的。不是也说“馒头不熟气不圆”吗?这样蒸馒头也就有了“蒸气”的意思,“蒸”又谐音于“争”。不就是含有“争气”之嫌。这与春节祥和及愉快的氛围有点背道而驰了;再说,在人们的印象中,只有过了正月十五,“大年”才算真正的过完,也就是说,才能开始蒸馒头了。因此,人们在年前蒸那么多的馒头和包子,是要准备吃上近半个月哩!
其三,馒头、包子是主食之一,方便食用和招待亲朋好友
北方的家庭,每天都会有一餐是以馒头或包子为主食的。蒸了那么多的馒头、包子,是在寒冬腊月,况且现在家家基本都有冰箱,贮存也不是问题。自己要吃了,要招待“串门儿”的亲戚了,只要在热锅上溜一下,就是“刚出锅”的。大过年的,谁家没有准备肉菜之类内的,或爆炒,或凉拌,一会功夫就会弄几道菜,再端上热气腾腾,麦香扑鼻的馒头、包子,就是一顿美餐,也误不了大家走亲戚的行程。
传统毕竟是流传下来的,当今社会已经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就连传统思想比较严重的农村人,也跟上了时代的脚步。年前不再蒸很多很多的馒头、包子。一来好多家庭自个不蒸了,买着吃;二来正月初三刚过,很多的人又要出门打工,吃不了;再说了,人们注重健康了,都想吃新鲜的。这也难怪,正月初五大多的馒头店已经开张营业了。
【@为生活而提神】
过年蒸很多包子,馒头,在北方因天气冷,年前把包子,馒头蒸多点,冷藏起来,要吃时方便,还有是过年后的日子,过的是丰衣足食的意思。从电视里看,北方人为了做馒头,包子,还请亲戚,朋友帮忙做,做很多,放在外面冷冻,用袋子装起来,堆在外面。我想主要是一回做多点,要吃直接拿去蒸方便些。过年一家子就开开心心,吃喝玩乐。真正过大年。
老家黑龙江冬天很冷。一进冬月就开始准备,冻豆腐,汤子面,冻罗卜丝(做馅用)粘糕面,进了腊月摊煎饼,烙粘火勺子,锅出溜。小年一过杀猪、蒸馒头、包子忙一年了正月好好歇歇走亲戚。
做为一个生活在东北的人,我们这里过年的传统习俗,就是要蒸很多馒头和包子。而且一般都是从过了腊月二十三开始准备,基本要在腊月前全部制作完成。
我觉得北方年前蒸制面食,有这么几方面的原因:
- 北方尤其是东北人,大部分都是山东人的后裔。我们这里很多人,提起山东都特别亲切。很多老人都管山东叫“山东家”,山东年前蒸馒头是流传了很多年的传统风俗习惯。
- 山东人蒸馒头的手艺,基本在我们这里随处可见。而且我们这座城市跟山东人的口音也特别像,甚至去山东的沿海城市,说话你基本分不出是外地人还是本地人。
- 馒头的诞生就有着特殊的意义,【三国演义】里就把馒头的发明归到诸葛亮的身上,说是用来“祭祀”的。其实这肯定是一个传说!不过北方蒸馒头祭奠先祖却是不争的事实。所以过年蒸馒头,也有特殊的意义在里面。很多人家还会蒸“圣虫”,以及各种花样的馒头,用来摆供。祈求来年的五谷丰登,家和万事兴。
- 馒头和豆包还有粘糕,其中都有一个共性——发面。在讲究好彩头的过年期间,谁家的面发的好,馒头蒸的白胖。是不是有新的一年“发家致富”的美好愿望在里面?还有年前的豆包,里面的豆子一般都是颗粒状的,老人常说:“一年长一岁,吃点豆包长心眼”。这就是为什么家里有老人的,肯定要给孩子包豆包,哪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出门“不被欺负,有心眼”不是?
- 北方过年期间“走亲访友”的特别多,到任何一家都会被主人留下吃饭,这叫“待客”。馒头热一热即可上桌,省时省力又方便。
- 北方冬季气候比较寒冷,蒸好的馒头、包子放在室外或者北屋里。一般也不会变质,而且家里蒸的面食,一般都要吃到正月十五。
- 北方因为是冬小麦的主产区,日常饮食本就以面食为主,过年期间很多人家讲究“不动烟火”。而且劳累了一年的家庭主妇,也要趁着这难得的休息时间,好好的“走亲访友”休息一下。年前多做一些,就省了过年期间的忙碌。
结语:北方年前蒸馒头和包子,感觉是特别有年味的一件事,一般大家都把年前这段时间叫“忙年”。可惜现在城里人已经很少自己蒸馒头了!都是买上一箱来应应景,感觉还是少了一些过年的感觉。
我们中原地区是以面食为主,小时候过年的时候,到二十七八会蒸很多馒头,有大馍枣花豆包菜馍,那时过年好像比现在冷很多,可以从年前吃到正月十五,蒸馍多是亲戚朋友来了炒几个菜吃馒头就行了,不用那么麻烦每天都蒸馍,现在基本都是买的,不用买太多了,农村还有很少一部分家里还会自己蒸
山西各地过年的习俗都有哪些?
太原南郊——过年过足两个月
从腊月初一起,太原南郊村里家家户户就都开始进入了过年的准备过程,这一天,家家都要炒五谷,就是把玉米、小麦、高粱、黄豆、瓜子等放在锅里炒熟,以此祈求来年五谷丰登不生虫害。五谷炒好后,孩子们把自己的小口袋装得满满的,然后整个村子地串门,互相交换着尝尝哪家妈妈的手艺最好,炒出的五谷又香又酥……炒五谷的香味和着孩子们的欢笑,回荡在村庄上空,轻轻地拉开了年的序幕。
腊月三十,过年的***已酝酿到了极致,除夕下午家里的男主人会扛着大扫帚,认真地把屋前的大院扫得干干净净,而在他身后的屋子里,心灵手巧的女人,会用粉红、金黄、翠绿、天蓝、浓紫等色彩艳丽的纸张,剪出网状镂空、带有穗子的五色纸,形状像是一朵盛开的花,在除夕傍晚,这些美丽的“花朵”就会被粘贴在对联、院墙、福字、堂屋等显眼的位置上。当天的年夜饭是不吃饺子的,饺子包好了,年初一早上煮来吃,这叫做吃“连年饭”,大约是取衣食丰足,一年连一年的意思吧。
正月初一,真正的年来到了,一整天,村人都会四处游走拜年。正月初二,在我们这里是在外的游子归家祭祀先祖的日子。正月初三,是出嫁的女儿回娘家的日子。正月[_a***_],又叫破五,人们燃放大量烟花爆竹,表示破除过年期间的众多禁忌。家乡有句俗语叫“不出正月都是年”,整个正月里,所有人家都会不断走亲戚或款待亲友,处处都是欢声与笑语。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东北人冬天过年习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东北人冬天过年习俗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dfmw.com/post/10936.html